[发明专利]基于BS架构的高分数据资源一体化展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3787.X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4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波;付琨;王磊;胡岩峰;王洋;徐汇军;赵鹏;林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6 | 分类号: | G06F16/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王铭陆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基于BS架构的高分数据资源一体化展现方法,包括步骤为:对高分一号、二号、四号等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获取并经过辐射矫正和几何矫正后的二级产品和首图数据,在服务器端进行数据预处理、组织管理和发布;在浏览器端进行接收、图层管理和展现。本发明通过基于B/S架构的数据组织发布展现流程,能够实现高分一号、二号、四号等卫星获取的数据资源的统一组织和一体化展示,能够为高分资源的集成应用提供基础支撑,并实现面向公众的快速发布和便捷共享。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s 架构 高分 数据 资源 一体化 展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BS架构的高分数据资源一体化展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源数据和描述信息输入:在服务器端,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源数据以及对应的描述信息,输入至数据预处理接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源数据包括二级产品和首图数据;其中,二级产品指的是经过成像处理、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后得到的光学遥感影像产品数据,包括全色和多光谱两种类型;首图数据指的是卫星获取数据后快速加工处理后公布的首批影像数据;步骤S2,数据预处理:在服务器端,对S1输入的源数据,结合描述信息进行预处理操作,得到瓦片数据;步骤S3,数据组织管理:在服务器端,对S1中的源数据、描述信息、以及S2中数据预处理得到的瓦片数据,通过分布式文件系统进行统一组织管理;并在服务器端建立图层和图层组,根据浏览器端访问需求进行多源数据的融合操作,并将结果缓存成能发布的基础数据、时相数据和图像数据;其中,基础数据指的是覆盖全球范围的多尺度影像数据,能够作为其他各类数据和应用的底图;时相数据指的是具有时间信息的影像数据,同一空间范围能够对应多幅不同时间拍摄得到的影像数据;图像数据指的是覆盖局部范围的单幅或融合后的影像数据;步骤S4,数据发布:在服务器端,对S3中缓存的数据,通过扩展OGC标准服务协议接口进行基础数据发布、时相数据发布和图像数据发布;步骤S5,数据接收与获取:在浏览器端,根据图层配置和服务器端资源情况,对S4发布的基础数据、时相数据和图像数据进行接收,获取所需瓦片数据;其中,图层配置指浏览器端图层管理器设置的图层属性信息,该图层属性信息包括图层数据来源、图层顺序和图层显隐信息;所需瓦片数据指的是根据浏览器端三维数字地球当前视点可见范围内需要展现的特定图层、特定尺度、特定位置的瓦片数据;步骤S6,图层管理:将S5获取的瓦片数据生成为能够展现的图层;将瓦片数据生成为展现图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1:对瓦片数据为基础数据的,新建基础数据图层,并通过投影变换转换成标准WGS84坐标投影方式,生成展现图层;S62:对瓦片数据为图像数据的,新建覆盖图层,并通过四角经纬度坐标映射操作获得位置范围,生成展现图层;S63:对瓦片数据为时相数据的,新建覆盖图层,并根据时相信息获取时间属性,时间属性包括时间范围和时间值,生成展现图层和时间轴;步骤S7,数据一体化展现:基于浏览器端的三维数字地球平台,对S6生成的图层进行展现,展现方式包括基础数据展现、局部数据展现和时相数据展现三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4378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洁鱼缸过滤器
- 下一篇:节能型供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