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表面修饰有效提高铜表面对丝氨酸分离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39711.X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8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爽;王勇辉;刘伟;杨沙;苏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27/34 | 分类号: | C07C227/34;C07C229/22;B01D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金属表面对丝氨酸异构体区分能力的方法,步骤包括:从铜体相中得到纯净的Cu(531)表面;利用DFT计算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得到其晶格常数;构建出手性分子丝氨酸,并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再将优化好的丝氨酸异构体分别放在优化好的Cu(531)面的多种不同位置上,分别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检查优化好的结果,找出能够稳定存在的结构;对左右手性的丝氨酸(L和D)在Cu(531)的吸附能做差ΔE,从而得到左右手性的丝氨酸在吸附能上的差别,差别越大其分离能力越好。本发明使用新颖而又精确的DFT计算方法,结合实验数据,通过对Cu(531)进行掺Ni的表面修饰使得双金属表面对丝氨酸异构体的区分能力比之纯的铜表面提高了36%。 | ||
搜索关键词: | 丝氨酸 对丝 左右手 优化 氨酸异构体 表面修饰 分离能力 铜表面 吸附 结构优化 结合实验 金属表面 晶格常数 双金属 异构体 构建 铜体 检查 | ||
【主权项】:
1.通过表面修饰有效提高铜表面对丝氨酸分离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从铜体相中得到纯净的Cu(531)表面,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以
和
为基矢,做出
单胞;(2)构建出左右手性的丝氨酸分子,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得到其总能;(3)再将优化后的左右手性的丝氨酸分子吸附在优化后的Cu(531)面(110)和(311)微面位置上,再分别对其结构进行优化;(4)检查其结果,并且分别找出左右手性的丝氨酸能够稳定存在的结构;(5)分别计算左右手性的丝氨酸的吸附能,确定其吸附能的差值ΔE;所述的左右手性的丝氨酸分子构型为L和D;所述的Cu(531)表面进行了表面掺Ni的修饰,其中,Ni/Cu为0.67、1或2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3971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