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头铣刀接刀痕迹的高效消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5752.5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文;董大鹏;林猛;李欣泽;黄玉彤;蒋文彬;李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02 | 分类号: | B24B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头铣刀接刀痕迹的高效消除方法,砂轮加工球头铣刀过程中,在砂轮加工到球刃后刀面和周刃后刀面的交接部位时,将砂轮沿交接位置磨削点(球刃的终点和周刃的起点)处后刀面的法向(垂直于后刀面方向)平滑退出,直砂轮完全脱离,之后,砂轮再沿着周刃起始磨削点处的后刀面切向(周刃后刀面的切削方向)进刀,完成加工。本发明采用在联磨过程中,完成球刃后刀面磨削后,加入退刀等工艺动作和相关参数,使得砂轮在交接处平滑拉出,通过砂轮和刀具的短暂脱离接触来避免机床震动等误差。本发明解决了球头铣刀的球刃后刀面与周刃后刀面交接处不够平滑、有接刀痕的问题,并确保该方案对于加工效率没有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后刀面 砂轮 周刃 平滑 后刀 接刀痕迹 球头铣刀 砂轮加工 交接处 磨削点 铣刀 种球 刀痕 加工效率 交接部位 交接位置 脱离接触 相关参数 切削 法向 进刀 拉出 磨削 切向 退刀 刀具 机床 垂直 震动 退出 脱离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球头铣刀接刀痕迹的高效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砂轮加工球头铣刀过程中,在砂轮加工到球刃后刀面和周刃后刀面的交接部位时,砂轮沿所在位置后刀面的法向平滑退出,直至砂轮完全脱离,之后,砂轮再沿着周刃后刀面切向进刀,完成加工;所述砂轮完全脱离之后,砂轮空走1~5mm距离,之后砂轮再进刀;砂轮加工球头铣刀过程中,在砂轮加工到球刃后刀面和周刃后刀面产生接刀痕迹位置,砂轮需要在所述位置作离去动作,即砂轮沿球刃后刀面的法向平移一个距离Δh,Δh=R/cos[γ‑(90°‑θ)]‑R;其中,R为球刃后刀面的球半径,θ为砂轮沿所述位置径向与铣刀中心轴正方向的夹角;γ角为离去角度,理论取值范围为0~90度;当接刀痕迹恰好位于球刃与周刃交接位置时,离去角度取0;当接刀痕略偏离球刃与周刃交接位置时,离去角度一般取1度左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1575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