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人工培育藓类结皮抗旱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1838.9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贾荣亮;李新荣;滕嘉玲;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马正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沙区人工培育藓类结皮野外抗旱能力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选择发育良好的人工培育藓类植物(Bryum argenteum Hedw.),通过控水‑干旱‑复水‑恢复的循环干旱锻炼,提高人工培育藓类植物体的渗透调节物质浓度,提高其抗旱能力,为人工培育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面积快速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耗时短,在生产应用中能够较好的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人工 培育 藓类结皮 抗旱 能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提高人工培育藓类结皮抗旱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发育良好的藓类植物Bryum argenteum Hedw.,进行控水‑干旱‑复水‑恢复的循环干旱锻炼,即先对人工培育藓类植物供应充足的水分,藓类植物达到饱和,待结皮表面变干后再施以60%饱和水量的水分,使结皮恢复正常生长,待结皮表面变干后再次施水,供给水量为饱和水量的20%,待结皮表面再次变干后即为一个循环,使人工培育藓类结皮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达到野外结皮的50%,提高其抗旱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183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