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量子纠缠交换的多点协同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0719.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5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尚涛;杜岗;李珂;雷奇;关振宇;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基于量子纠缠交换的多点协同传输方案,步骤1.有通信需求的多个节点N1,N2,…,Nk组建起网络。步骤2.根据所有节点Ni(1≤i≤k)的通信需求,协商出通信模式,即确定一对多模式或者多对一模式。如果进行一对多模式,则进入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4。步骤3.网络执行一对多模式,此模式适用于网络中某个节点Ns(1≤s≤k)需要向其他节点发送消息的场景。步骤4.网络执行多对一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只有一个接收节点Nr(1≤r≤k),其余节点Ni(1≤i≤k,i≠r)为发送节点的场景。本发明充分利用相邻节点间的EPR资源,动态组建量子网络,利用量子纠缠交换技术实现多点协同传输。网络结构灵活可变,具体参与节点数目没有限制,可根据节点意愿自发组成网络。在节点协作前提下,方案满足协同通信基本安全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量子 纠缠 交换 多点 协同 传输 方案 | ||
【主权项】:
1.一种量子纠缠交换的多点协同传输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有通信需求的多个节点N1,N2,…,Nk组建起网络,网络结构如下:相邻节点之间具有EPR纠缠信道,即Ni分别与Ni‑1和Ni+1具有EPR纠缠信道,N1分别与N2和Nk具有EPR纠缠信道,Nk分别与N1和Nk‑1具有EPR纠缠信道;网络节点通过EPR信道首尾相连,形成封闭环状;其中,2≤i≤k‑1;步骤2.根据所有节点Ni的通信需求,协商出通信模式,即确定一对多模式或者多对一模式;如果进行一对多模式,则进入步骤3;否则,如果进行多对一模式,进入步骤4;其中,1≤i≤k;步骤3.网络执行一对多模式,此模式适用于网络中某个节点Ns需要向其他节点发送消息的场景,其中1≤s≤k;将发送消息的节点Ns重新命名为S,其中,1≤s≤k,剩余节点Ni为接收节点,其中,1≤i≤k,i≠s,令m=k‑1,并将剩余节点Ni重新命名为R1,R2,…,Rm,其中,1≤i≤k,i≠s;发送者S向接收节点Ri发送的消息长度为2l位,其中,1≤i≤m,l>0;步骤4.网络执行多对一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只有一个接收节点Nr,其中,1≤r≤k;其余节点Ni为发送节点的场景,其中,1≤i≤k,i≠r;将该接收节点Nr重新命名为节点R,其中,1≤r≤k,令m=k‑1,将发送节点Ni重新命名为S1,S2,…,Sm,其中,1≤i≤k,i≠r;每个发送节点Si发送的消息长度为2l位,其中,1≤i≤m;其中,步骤3所述的一对多模式的具体执行步骤如下:步骤3.1.发送节点S准备好和左右相邻节点的各l个EPR纠缠粒子
和
j为粒子编号,其中1≤j≤l;全部接收节点Ri分别准备好和左右相邻节点的各l个EPR纠缠粒子
和
其中,1≤i≤m;步骤3.2.发送节点S将2l位消息分成l份,每份2位,然后S将每份2位消息按顺序执行编码操作UX至粒子
上,其中,1≤j≤l,每个编码操作代表2位消息;具体的编码操作如下:
步骤3.3.所有接收节点Ri分别对自己的粒子
进行Bell测量,其中,1≤j≤l,1≤i≤m,得到l份测量结果
其中1≤j≤l,每个接收节点Ri将自己的全部测量结果按顺序组合成
其长度为2l;然后,每个接收节点Ri将各自的
进行广播;步骤3.4.发送节点S对自己的粒子
进行Bell测量,其中,1≤j≤l,得到l份测量结果
其中,1≤j≤l,拼接后得到MS;根据编码操作UX,S将
恢复至编码前的状态
其中,1≤j≤l;然后,S对等式
进行检验,其中O2l是全为0组成的长度为2l的序列;如果等式不成立,S终止通信,反之,S广播测量结果MS;步骤3.5.每个接收节点Ri根据全部接收节点广播的测量结果
和S的测量结果MS,其中,1≤i≤m,得到
再通过对比MS和M′S,由
得到l个编码操作UX,从而得到S编码的2l位消息;则全部接收节点Ri都获得发送节点S的2l位消息;其中,1≤i≤m;其中,步骤4所述的多对一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步骤4.1.接收节点R准备好和左右相邻节点的各l个EPR纠缠粒子
和
j为粒子编号;其中,1≤j≤ml;全部发送节点Si分别准备好和左右相邻节点共享的各ml个粒子
和
其中,1≤i≤m;步骤4.2.每个发送节点Si分别将自己的2l消息编码至粒子,其中,1≤i≤m;
编码操作为UX,其中,(i‑1)l≤j≤il;每个编码操作编码2位消息;步骤4.3.每个发送节点Si对自己的粒子
进行Bell测量,得到ml个测量结果
组合得到成
并将其广播;其中,1≤j≤ml,1≤i≤m;步骤4.4.接收节点R接收到所有的
后,对自己的粒子
进行Bell测量,得到
并组合成MR;其中,1≤j≤ml,1≤i≤m;步骤4.5.接收节点R通过
获得
编码前的状态
通过在第2(i‑1)l+1至2il位上的对比有
得到l个编码操作UX,每个UX对应2位消息,则R得到每个Si的各2l位消息,其中,1≤i≤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6071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