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吸湿排汗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1065.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0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金;苏旭中;谢春萍;徐伯俊;崔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4;D02G3/26;D02G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智能吸湿排汗纱线,包括内芯层、中间层和外包层,出汗时,外包层的内侧亲水短纤维将水分迅速吸收,达到饱和时不断将吸收的水分传递到中间层,中间层纤维接触到水后迅速膨胀,达到饱和时不断将多余的水分传递到内芯层,内芯层纤维接触到水后迅速膨胀,并挤压中间层,使得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外侧相邻的一侧的水分不断被挤压,并被纱线的外包层外侧吸收,而后不断被蒸发到外界空气中,而后内芯层的水分重新传递到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外侧相邻的一侧,而后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内侧相邻的一侧的水分重新传递到内芯层,而后外包层的内侧的水分重新传递到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内侧相邻的一侧,而后外包层的内侧继续吸收产生的汗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吸湿 排汗 纱线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吸湿排汗纱线,包括内芯层、中间层和外包层,其特征是:所述外包层为具有捻度的短纤纱集合体,所述外包层的短纤维为亲水性纤维,所述外包层的短纤纱相互交缠从而将中间层紧密包裹,所述中间层为具有捻度的短纤纱集合体,所述中间层的短纤维为遇水膨胀纤维,所述中间层的短纤纱集合体的捻度小于外包层的短纤纱集合体的捻度,所述内芯层为具有捻度的短纤纱集合体或者无捻的长丝束或者单长丝,所述内芯层纤维为遇水膨胀纤维,所述内芯层的短纤纱集合体的捻度小于中间层的短纤纱集合体的捻度,织造成织物时,纱线外包层的内侧与人体皮肤接触,纱线外包层的外侧与外界空气接触,当人体出汗时,与汗水直接接触的纱线外包层的内侧的亲水性的短纤维将水分迅速吸收,达到饱和时不断将吸收的水分传递到中间层,同时水分也通过外包层短纤纱集合体之间的缝隙不断传递到中间层,此时中间层的遇水膨胀纤维接触到水后迅速膨胀,达到饱和时不断将多余的水分传递到内芯层,同时水分也通过中间层短纤纱集合体之间的缝隙不断传递到内芯层,此时内芯层的遇水膨胀纤维接触到水后迅速膨胀,内芯层膨胀后挤压中间层,使得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外侧相邻的一侧所吸收的水分不断被挤压,并被纱线的外包层的外侧吸收,被外包层的外侧吸收的水分不断被蒸发到外界空气中,当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外侧相邻的一侧的水分被挤压排出时,内芯层的水分重新传递到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外侧相邻的一侧,而后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内侧相邻的一侧的水分重新传递到内芯层,而后外包层的内侧的水分重新传递到中间层中与外包层的内侧相邻的一侧,而后外包层的内侧继续吸收产生的汗水,该过程持续直至完成汗水从内到外的传递和蒸发吸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510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包覆机的下料传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臂机参数调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