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性污水汽提氨气的脱硫净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118.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2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帅;崔国栋;胡文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迅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8;B01D53/76;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16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酸性污水汽提氨气的脱硫净化工艺,主要设备包括两个可串并联的催化氧化吸附脱硫净化塔,装填可热再生的脱硫净化剂,床层内设换热管;操作温度10‑60℃,处理后氨气中H2S≤3ug/g,SO2≤3ug/g,有机硫≤3ug/g,基本不含酚/醌类、氰类、烃类;脱硫净化塔热再生时,吸附沉积的单质硫冷凝为液态硫回收,含有机硫、酚/醌类、氰类、烃、NH3、CO2的废气并入汽提塔塔顶富H2S气管线,去硫磺回收装置燃烧炉处理,或进火炬管线去烧掉排空。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污水 氨气 脱硫 净化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酸性污水汽提氨气的脱硫净化工艺,沿氨气流向主要设备包括两个可串并联的催化氧化吸附脱硫净化塔,脱硫净化塔内设置能够充分降温和加热脱硫剂床层的换热管,脱硫净化塔下部出口连接再生冷凝器,再生冷凝器底部具有可连续或间歇排出液态单质硫但不排出气体的排硫口;/n氨气进入吸附脱硫净化塔之前配入氧气并充分混匀,氧气的配入量略多于与硫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硫所需O2的量,氨气中的硫化物浓度在线测定;/n吸附脱硫净化塔装填可热再生的催化氧化吸附脱硫剂,操作温度10-60℃,将氨气所含少量有机硫、酚/醌类、氰类、烃类吸附,将所含极少量SO2与所含H2S反应转化为单质硫并吸附,将其余的H2S氧化为单质硫并吸附在内孔中和颗粒间;处理后氨气中H2S≤3ug/g,SO2≤3ug/g,有机硫≤3ug/g,基本不含酚/醌类、氰类、烃类;/n脱硫净化塔运转至出口氨气中的硫化物、酚/醌类、氰类、烃类之一超过规定值后,脱硫净化塔切出进行热再生吹除吸附沉积的单质硫、硫化物、酚/醌类、氰类、烃类;热再生时排出的料、气进入再生冷凝器,其中液硫及硫蒸气冷凝为液态硫、固态硫回收,含有机硫、酚/醌类、氰类、烃、NH3、CO2的废气并入汽提塔塔顶富H2S气管线,去硫磺回收装置燃烧炉处理,或进火炬管线去烧掉排空;/n所述脱硫净化塔内采用垂直套管换热结构;/n所述具有垂直套管换热结构的脱硫净化塔,用温度略低的冷却水作为移热介质,进水、排水及其向套管中的分布、从套管中的汇集,都设置在脱硫净化塔顶部的进水室、排水室;套管向下延伸进入脱硫净化剂床层,直至脱硫净化剂床层的底部;所述垂直套管由内管和外管嵌套而成,内管、外管的上端口分别连接进水室、排水室,外管下端封口,内管下端延伸至外管下端并开口,内管水向下流,外管水向上流,内管、外管水、汽水的流向,通过冷却水循环泵动力形成;/n脱硫净化塔的热再生温度250-300℃,并向脱硫净化剂床层中通入氮气、二氧化碳进行连续吹扫;热再生过程中,向进水室通入250-350℃的热风、蒸汽或导热油作为加热介质;加热介质从套管的内管由上而下,再从外管由下而上返回排水室;热再生完成后进水室、排水室、套管移热系统中通冷却水降至40℃以下待用或投用。/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迅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迅达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911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