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蒡与白芨的套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7447.0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渠县金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35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牛蒡与白芨的套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与整地;(2)移栽苗的选择;(3)牛蒡苗的种植;(4)白芨苗的种植;(5)田间管理;(6)适时收获。本发明将牛蒡和白芨套栽,牛蒡的茎叶可为白芨提供凉爽的生长条件,白芨茎叶可为牛蒡创造湿润的根部环境,使牛蒡和白芨获得最佳生长条件,增大产量,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同时还可节约肥料、用水及农药,大大降低种植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蒡 白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牛蒡与白芨的套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与整地:选择肥沃、土层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深翻50‑60cm,整平土壤并施肥,施肥后再深翻一次,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移栽前,浅耕一次,然后整细耙平,作宽1‑1.5m的高畦;(2)移栽苗的选择:牛蒡苗选择5‑6片真叶期幼苗,白芨苗选择高度在0.5‑0.9cm且健壮无病虫害的幼苗;(3)牛蒡苗的种植:选在4‑5月进行,按行距60‑70cm,株距40‑50cm,种植牛蒡苗;(4)白芨苗的种植:当牛蒡苗生长高度在70‑100cm时,每亩施入有机厩肥1500‑2500kg,并在牛蒡苗的行间和株间开深度为5‑8cm的深沟,将白芨苗种植于牛蒡苗的行间和株间,白芨苗与牛蒡苗间隔18‑20cm;(5)田间管理:A、牛蒡管理:牛蒡叶片生长盛期用1:300‑350倍的磷酸二氢钾和1:800倍的硼砂溶液均匀喷于叶片正反面,5‑7天一次,连喷3次,促进植株营养物质的转换,提高产量和品质。B、除草:种植白芨苗前,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白芨苗出齐后生长旺盛,杂草也长得很快,需及时除草,白芨植株矮小,除草时注意浅锄,避免伤根,也可喷洒乙草胺,第一年进行5‑6次除草,次年白芨与牛蒡成林进行3‑4次除草;C、水分管理:栽培地保持湿润,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排出积水,避免烂根;D:施肥:中耕除草时进行追肥,追肥量逐年增加,每次追肥后要用细土覆盖所追施的肥料;E、病虫害防治:在虫害发病高峰期前,每隔5‑10天喷一次兑300‑500倍水的植物源杀虫剂;如牛蒡发生灰斑病,用1:1的波尔多液每周喷洒2次,连喷2~3周;如白芨发生黑斑病,在病穴用80%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200倍液每10天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F:次年白芨生长期的管理:3月下旬‑4月上旬,白芨重新出苗,苗齐后,每亩施入人畜粪1500kg,并除去杂草;(6)适时收获:按照牛蒡的收获季节及时收获,收获后可在次年3‑4月再次种植;白芨种植4年后,10月份地上茎枯萎时,将白芨挖出,切下有芽孢的块根做种用,其余部分洗净晒干入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渠县金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渠县金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2744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荒地高产栽培刺嫩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生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