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锅法合成铜纳米线凝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2487.X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5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温珍海;黄鹏;次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锅法合成铜纳米线凝胶的方法,长期以来,传统锂电池行业负极这一块研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负极材料上,而与负极材料相关,作为负极材料集流体的铜箔的研究却相当匮乏。传统锂电池负极铜箔仅仅承担集流体这一项功能作用,不论是对于电池自身空间还是成本都稍显不足。因此,利用铜箔这一点使之具有双功能作用,即既能承担集流体的作用,又能和负极材料一样参与锂电池反应是一项新的创新。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纳米线单质,将此铜纳米单质用压片机压成铜箔制成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经锂电池性能测试试验发现该材料能够明显加强锂电池容量,首次充放电容量达到了1800mAhg‑1,另外稳定性也较为出色。综合性能比商业铜箔做锂电池负极集流体具有明显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一锅 合成 纳米 凝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如下:(1)准确称量0.488g的二水硝酸铜、120g氢氧化钠、3g抗坏血酸,分别配置成浓度为2mmol/L硝酸铜、15mol/L氢氧化钠、17mmol/L抗坏血酸的溶液,混合搅拌均匀,量取3ml乙二胺,然后将其加到前面的混合液中,仍然搅拌并最终形成蓝色悬浊液;(2)将蓝色悬浊液在80℃下搅拌反应38~45min后,迅速停止加热并将反应器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10min,红色物质析出完毕,得到铜纳米线湿凝胶;(3)将纳米线湿凝胶静置2天,使其老化以增加其铜纳米线韧度;老化完成后,过滤最后将铜纳米线湿凝胶在80℃下真空干燥5h,即采用一锅法合成了铜纳米线干凝胶;(4)将制备好的铜纳米线干凝胶压片,涂覆商业石墨装配成锂电池,并测试其锂电池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7248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