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粘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030894.4 申请日: 2016-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6435941A 公开(公告)日: 2017-02-22
发明(设计)人: 瞿建新;刘梅城;陆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D03D15/00 分类号: D03D15/00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代理人: 徐激波
地址: 2260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涤粘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纱线的选用→络筒→倍捻→整经→并轴→穿综→纬纱定捻→织造→后整理。本发明中的涤粘混纺织物,既具有棉织物的吸湿、透气性好,又具有涤纶织物的悬垂性耐磨性,穿着舒适,保形性好,是春、秋季服装的理想面料。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混纺 织物 生产工艺
【主权项】:
一种涤粘混纺织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纱线的选用→络筒→倍捻→整经→并轴→穿综→纬纱定捻→织造→后整理;具体操作如下:(1)纱线的选用:直接购买色纱,本织物经纱为T/R混纺纱,混纺比涤纶为70%,粘胶为30%,经纱的捻系数为70,纬纱的捻系数为350;(2)络筒:选用1332MD络筒机,络纱速度为576m/min,本织物经纱为T/R19.5tex纱,纬纱为T/R14.5tex纱,19.5tex的纱线络筒张力控制在12cN;14.5tex的纱线络筒张力控制在10cN;(3)倍捻:选用RF321型倍捻机,T/R19.5tex纱并捻时,并线速度为40m/min,并线捻度为595捻/m,捻向为S捻;T/R14.5tex纱并捻时,并线速度为35m/min,并线捻度为680捻/m,捻向为S捻;纬纱倍捻后,在花式捻线机上,与40D氨纶丝,加工成包覆纱,以供织造使用;(4)整经:选用贝宁格ZDA整经机,采用低车速,整经时,整经速度控制在600m/min;整经配轴:黑色经纱2302根,整3轴,配轴为767*2+768*1,灰色经纱1450根,整2轴,配轴为725*2,浅驼色经纱1160根,加上边纱96根,整2轴,配轴为628*2,96根边纱采用32S杂纱;(5)并轴:选用XB150型并轴机,该机最大速度为130m/min,T/R混纺织物生产时取100m/min,因为经纱较粗,强力高,并轴张力可设定大一些,并轴张力为120kg;(6)穿综:总经根数只有5008根,织物组织为2/2右斜纹,为降低每页综框的受力程度,解决回综困难的问题,用多臂织机生产,8页综顺穿;(7)纬纱定捻:纬纱为T/R40S/2+40D的包覆纱,倍捻后,纬纱自然给湿定捻,放置时间为24小时‑48小时;(8)织造:选用GA718型喷气织织机,8页综顺穿;织机车速为520r/min,使用较低的车速,使得纬纱有足够的飞行时间,从而可降低喷气压力,裸丝和短纬停台都得到控制,织机效率提高到88%以上;边纱根数为每边48根;废边纱:将右侧的废边纱根数由常规的8根,增加到12根,解决边纬缩疵点;微风:本织物织制时,纬纱为T/R40S/2+40D的弹力包覆纱,将微风由0.08Mpa,增加到0.11‑0.12Mpa,微风调节,开始将微风设置在0.08Mpa左右,开车试织,如果产生纬纱扭结甚至纬纱从主喷嘴中滑出,就逐步增加微风压力,直至纬纱处于伸直状态;大张力:T/R32/2股线,强力高,但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会导致纱线相互纠缠,造成开口不清,我们采用大张力,以便梭口清晰,张力设定为250kg,以获得较好的梭口清晰度;早开口:T/R混纺纱,由于涤纶含量高,容易产生静电,纱线易粘连,梭口不易清晰,为使梭口清晰,采用早开口,开口时间为290°;迟引纬:采用迟引纬工艺,纬纱始飞行角设定为90°;纬纱到达角:T/R混纺织物织制时,纬纱到达角控制在230°;喷气压力:主喷压力控制在0.35Mpa,辅喷压力控制在0.40Mpa‑0.42Mpa之间,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纬纱到达角进行微调;引纬工艺:织物的上机幅宽较大,达到192.5cm,因此我们采用8组辅助喷嘴,每组4只,辅喷间距在6cm左右;各喷嘴引纬时间为:挡纱针释放时间为74°;主喷喷射时间为70°‑170°;辅喷喷气时间为:第一组70°‑130°;第二组87°‑147°;第三组104°‑164°;第四组121°‑181°;第五组138°‑198°;第六组155°‑215°;第七组172°‑232°;第八组190°‑250°;纬纱释放长度:释放长度控制在上机筘幅+10‑12cm,具体长度要根据布面状况确定,在不产生疵点的情况下,纬纱释放长度越短越好,这样可以减少纬回丝,节约成本;长纬检测器:将长纬检测器外移,使得长纬检测器与短纬检测器的距离扩大到16cm,减少长纬误关车;涤粘织物织制时,温湿度影响比较大,温度控制在24℃‑28℃,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9)后整理:织物落布后要及时送整理车间进行后整理,经过翻缝、水洗、烧毛、轧水、柔软烘燥、定型、验布等,防止织物松弛条件下回缩,造成宽度不一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308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