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支架用钛微型管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28403.2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2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平;高国定;丁晓煜;吕久明;胡方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08 | 分类号: | A61L31/08;A61L31/04;A61L31/06;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生物支架用钛微型管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高分子支架沉积一层金属导电薄膜;再设置电铸钛参数为:阴阳极距离为5‑28cm,电铸温度45‑60℃,在金属导电薄膜上电铸一层钛金属;然后熔化高分子支架;刻蚀除去金属导电薄膜,最终制得钛微型管材。本发明可以在高分子圆柱形芯轴上直接电铸成型制备出无缝薄壁微细管。细管的内径取决于可控的高分子圆柱形芯轴的尺寸,且壁厚可以控制到几百个微米甚至几微米。与现有微型管材加工技术相比,此发明提供的电铸管材尺寸更加细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出超细管材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强度高,塑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支架 微型 管材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生物支架用钛微型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高分子支架沉积一层金属导电薄膜;步骤2,设置电铸钛参数为:阴阳极距离为5‑28cm,电铸温度45‑60℃,在金属导电薄膜上电铸一层钛金属;步骤3,熔化高分子支架;步骤4,刻蚀除去金属导电薄膜,制得钛微型管材;步骤3中,将高分子支架熔化的加热温度为175℃‑2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2840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