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花状钯-金包覆的白桦脂酸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12105.4 | 申请日: | 2016-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0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威;刘艳平;张旭武;李磊;何雨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1/00;A61K31/56;A61K9/5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续京沙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纳米花状钯‑金包覆的白桦脂酸脂质体,它是一种在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表面形成纳米花状钯‑金合金壳体的纳米脂质体,其粒径大小约为80‑100nm,近红外吸收波长为500‑900nm;其制备方法主要是:利用抗坏血酸还原氯化钯溶液,得到钯纳米粒子,进而与谷胱甘肽修饰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在温和条件下进行避光孵育,随后加入氯化金溶液和盐酸羟胺溶液,避光孵育4~9小时。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易控制、重复性高;制备的纳米花状钯‑金包覆的白桦脂酸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性能、使药物释放可控,更加高效低毒,能够将光热治疗与化疗结合协同治疗癌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花状钯 金包覆 白桦 脂质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花状钯‑金包覆的白桦脂酸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所述纳米花状钯‑金包覆的白桦脂酸脂质体是一种在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表面形成纳米花状钯‑金合金壳体的纳米脂质体,其粒径大小为80‑100nm,近红外吸收波长为500‑900nm,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谷胱甘肽修饰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①各原材料的质量比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白桦脂酸=12~20:1.3~2.1:1,按每毫升无水乙醇加入上述三种溶质质量的总和为14.3~23.1mg,加入无水乙醇并超声,超声功率为40~80 W,超声时间为10‑20min,使其完全溶解得到脂质溶液;②取谷胱甘肽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谷胱甘肽溶液,每毫升去离子水中含0.3~1mg谷胱甘肽;以脂质溶液与谷胱甘肽溶液的体积比为1:1.5~3.5,磁力搅拌并且温度控制在38~47℃,将步骤①获得的脂质溶液逐滴加入到的谷胱甘肽溶液中,得到脂质体悬液;③将步骤②得到的脂质体悬液在28~35℃,100~130rpm,3~7小时进行磁力搅拌,除去脂质体悬液中的无水乙醇,得到谷胱甘肽修饰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2)制备纳米花状钯‑金合金包覆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①以氯化钯溶液与抗坏血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00:1~4的比例,将摩尔浓度为50~100mM的抗坏血酸溶液,滴加到摩尔浓度为0.5~1.5mM的氯化钯溶液中,迅速混合均匀,直至颜色变为浅绿色,即得到钯纳米粒子溶液,置于常温贮存,备用;②将步骤①中得到的钯纳米粒子溶液与步骤(1)获得的谷胱甘肽修饰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按1:1~5的体积比混合均匀,置于摇床,25~30℃,85~115rpm,避光孵育8~16小时,即得到钯纳米粒子包覆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③以氯化金溶液与钯纳米粒子包覆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的体积比10:5~15的比例,向步骤②获得的钯纳米粒子包覆的白桦脂酸纳米脂质体中加入摩尔浓度为2~8mM氯化金溶液,充分混匀,随后向混合液中加入摩尔浓度为50~100mM盐酸羟胺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并且氯化金溶液与盐酸羟胺溶液的体积比为10:1~5,将其置于摇床,25~30℃,85~115rpm,孵育6~12小时,即得到纳米花状钯‑金包覆的白桦脂酸脂质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121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光热效应的纳米介孔颗粒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绝缘子除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