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素-N-乙烯基吡咯烷酮辐射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4460.1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43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哈益明;靳婧;张方娥;王锋;李庆鹏;郭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251/02 | 分类号: | C08F251/02;C08F226/10;C08F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素‑N‑乙烯基吡咯烷酮辐射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纤维素加入至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胀,再加入N‑乙烯基吡咯烷酮,纤维素、去离子水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4:14~17:3~4;步骤(2)震荡处理,第一阶段的震荡频率为50~70次/分钟,震荡时间为20~30min,第二阶段的震荡频率为30~40次/分钟,震荡时间为10~15min;步骤(3)辐照,累计辐照剂量为6~10kGy,辐照剂量率为0.8kGy/h;步骤(4)置于温度为80~90℃下,保温15~20min,同时进行阶段式震荡处理。本发明促使接枝反应均匀进行,提高接枝共聚物对Pb2+的吸附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 乙烯基 吡咯烷酮 辐射 接枝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纤维素‑N‑乙烯基吡咯烷酮辐射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纤维素加入至去离子水中进行溶胀,再加入N‑乙烯基吡咯烷酮,混合均匀,其中,纤维素、去离子水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1~14:14~17:3~4;步骤(2)对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阶段式震荡处理,第一阶段的震荡频率为50~70次/分钟,震荡时间为20~30min,第二阶段的震荡频率为30~40次/分钟,震荡时间为10~15min;步骤(3)对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辐照,累计辐照剂量为6~10kGy,辐照剂量率为0.8kGy/h;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置于温度为80~90℃下,保温15~20min,同时对混合物进行阶段式震荡处理,第一阶段的震荡频率为100~120次/分钟,震荡时间为10~15min,剩下的时间进行第二阶段的震荡处理,第二阶段的震荡频率为80~90次/分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8446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