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炉防蟑螂、防辐射、防水垢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58859.2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8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银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29/34 | 分类号: | A01M29/34;F24C7/06;F24C15/12;F24C15/00;F24C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磁炉防蟑螂、防辐射、防水垢技术,其面板、侧边框架及底板形成全封闭结构防止蟑螂进入电磁炉内,采用陶瓷线盘取代PVC线盘;侧边框架用铜或铝合金材料,底板采用全铜、铝散热器、风扇及热管散热,陶瓷线盘骨架紧贴于散热器底板以利散热,风扇、桥堆及IGBT安装在底盘散热器上,风扇电机引线和电源线经各自的进线孔进入电磁炉内接到电路板上,密封胶封闭进线孔防止蟑螂进入;电磁炉面板有一层非磁性导电层,并沿着面板侧边翻进到面板背面与金属框架、电源中性线E接通形成全屏蔽防辐射结构;采用独创的“防辐射LED”、“无辐射数码管”和“光触摸键”使体外辐射完全为“零”;由于受控于高频强功率电磁场感应使水中钙、镁离子产生极性,其涡流产生的高频交变强磁场致使离子相互对撞、摩擦、上下翻滚而无法附着在加热体内形成水垢。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蟑螂 防辐射 水垢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电磁炉防蟑螂、防辐射、防水垢技术,由面板(1)、侧边框(10)、底板(9),驱动电路板(15),操作显示电路板(16)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电磁炉面板(1)上面有一层导电层(2),该导电层可以是非磁性金属薄板、或导电膜、导电漆、导电胶、导电布其中之一种材料;在导电层(2)上留有电磁加热工作用的加热圈(4),加热圈内无导电层(2)覆盖;加热圈(4)与电磁炉内的陶瓷线盘(11)同一圆心,其直径大于陶瓷线盘(11)直径;导电盘(3)位于加热圈(4)内的边沿并与导电层(2)电气连接,或作为导电层(2)的一部分;导电盘(3)应与被加热锅底电气接触以吸收体外电磁辐射;导电盘(3)可以是可导电的图案,或导线、或LOGO、或文字,导电层(2)沿着面板(1)的四周侧边翻进到面板背面,与电磁炉侧边框(10)采用高温强力胶粘合固定,且电气上可靠接触,再与电源中性线E(8)连接;电磁炉面板前端操作显示电路板(16)部位无导电层(2)覆盖,以露出操作显示电路板(16)上的LED灯(7)、无辐射数码管(5)和光触摸键(6),电磁炉侧边框(10)采用导热系数高、机械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底板(9)与侧边框(10)之间贴有一层密封垫圈(18),固定螺丝(23)将底板(9)固定在电磁炉侧边框(10)上,电磁炉底脚(24)固定在底板(9)上;电磁炉底板(9)采用导电性能和散热性能均优良的散热器,并与电磁炉侧边框(10)和面板(1)形成全封闭、全屏蔽结构;在散热器底板(9)底部安装散热风扇(22),或热管(41),或风扇(22)与热管(41)同时选用;陶瓷线盘(11)紧贴安装在底板(9)上,绝缘框架(17)安装在底板(9)上,驱动电路板(15)安装在绝缘框架(17)上面,高频大功率管(12)、整流桥(13)的散热接触面分别用一片传热绝缘垫片(14)固定在底板(9)散热器上;操作显示电路板(16)固定在绝缘框架(17)上,导电隔离板(40)安装在操作显示电路板(16)的上面;导电隔离板(40)采用单面PCB板,其上层为金属层,金属层与电源中性线E(8)连接;风扇(22)的引线穿入风扇电源进线孔(19)与驱动电路板(15)相应接插件连接,绝缘套管(21)固定在风扇电源进线孔(19)上,再用密封胶将风扇电源进线孔(19)密封,防止蟑螂进入电磁炉内;绝缘套管(21)固定在电源线进线孔(20)上,单相3芯电源线从底板背面通过电源线进线孔(20)进入到底板(9)内,再用密封胶将电源线进线孔(20)密封,防止蟑螂进入电磁炉内,单相3芯电源线的电源中性线E(8)固定在底板(9)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银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银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5885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