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锅炉用干法脱硝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44425.7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汪茂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科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10/02 | 分类号: | C10L10/02;B01D53/56;B01D53/83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38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厂锅炉脱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厂锅炉用干法脱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脱硝剂A加入粒径不大于2.5cm的燃煤后输送至电厂锅炉燃烧室内;当电厂锅炉燃烧室内温度高于900℃后,将分散均匀的脱硝剂B通过锅炉炉膛喷枪以雾状喷入炉膛内。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脱硝剂A使燃煤充分活化,提高火焰和炉膛温度,从而降低有害氮氧化物的产生,在炉内温度达到高温后,利用喷枪喷入脱硝剂B,有助于使锅炉燃烧室内漂浮的粉末充分燃烧,将燃煤燃烧效率提高了5‑8%,能够在保证投资成本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脱硝率高达76%以上,固硫率达到35%以上,为二次脱硫除尘提供了便利,具有推广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锅炉 用干法脱硝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电厂锅炉用干法脱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硝剂A加入粒径不大于2.5cm的燃煤后输送至电厂锅炉燃烧室内,脱硝剂A的加入量占燃煤总重量的0.8‑1.5%;其中,脱硝剂A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N,N‑二甲基甲酰胺8份,纳米碳化硼6份,高岭石粉3份,椰油酰胺羟磺基甜菜碱1份,二甲基亚砜1份;(2)当电厂锅炉燃烧室内温度高于900℃后,将分散均匀的脱硝剂B通过锅炉炉膛喷枪以雾状喷入炉膛内,脱硝剂B的加入量为燃煤重量的4‑6‰;其中,脱硝剂B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土5份,纳米六硼化钙2份,碳酸镁1份,氨水8份;(3)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出的固体粒子重新回流至锅炉燃烧室内,烟气经脱硫、除尘后排入大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科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科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444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的高效浮选-生物耦合脱硫方法
- 下一篇:利用重醇回收液制备切割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