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型金属外壳制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41873.1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5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御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健耀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D39/00;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核心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73 | 代理人: | 涂萧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外壳制成方法,包括金属边框装置(11)、和金属边框装置(11)连接的卷边结构装置(12)、以及包覆在金属边框装置(11)外层(51)的胶体包覆装置(13);在所述金属边框装置(11)的尾端,还设置有孔洞装置(111);本发明进一步加强了抵抗冲击的能力,使得本发明创作克服了旧有技术的边框薄但强度不高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实现了牢固结合,解决了异种金属或材料相结合的问题;透过铆接的方法维持了金属边框装置的轻薄性,且避免使用螺丝而加强了本体的强度与抗冲击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形薄形 金属外壳 制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薄型金属外壳制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边框装置(11)、和金属边框装置(11)连接的卷边结构装置(12)、以及包覆在金属边框装置(11)外层的胶体包覆装置(13);在所述金属边框装置(11)的尾端,还设置有孔洞装置(111);其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制备:S1.材料整备阶段:a.一处断点或多处断点的材料整备方式:对金属边框装置(11)两侧末端进行卷边,形成卷边结构装置(12),在卷边后的金属边框装置(11)的内层(52)和外层(51)添设异种材料或同种薄型材料,异种材料或同种薄型材料放入预先设定好的卷边处,透过加压结合使异种材料和金属边框装置(11)相互贴合;异种材料透过冷轧或抽拉弯折或挤型或冲压的方法制作所需之形状材料,b.无断点的材料整备方式:透过使用O型、口型 的无断点材料,并将同种材料或异种材料相互套入结合,并使用旋压,钣金方式将外部材料的两端向内部材料包覆,或将内部材料的两端向外部材料包覆,完成无断点材料的整备工作,上述无断点材料可为挤型材料,冷轧材料;S2.四边角成形阶段:透过冲压辅助以拉伸工艺、管体或片体,弯折辅助以拉伸工艺、爆炸成形、工具旋转加压边角工艺、正负或负压或正负气压结合模具压合塑型工艺,制作出非切削加工工艺所制成的开口向内封闭并形成口字型的边框结构;所述边框结构至少具有正反两面的两处口字型开口,并为无断点、一处断点或多处断点的形态,且特别的是其中管体或片体弯折辅助以拉伸工艺可透过连续式供料系统控制折弯位置,使得外框得以一次性连续折弯出四个边角,并透过送料距离控制外框的大小尺寸;直接制造出上述结构,在上述工艺的加工成型下,可同时使两种以上的异种材质或同种材质紧密贴合,并形成圆弧型的边角;而爆炸成形、工具旋转加压边角工艺、正负或负压或正负气压结合模具压合塑型工艺,必须先透过折弯工艺或挤出成形的料材;或将S1.中的b.无断点的材料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内模或外模之中,再透过爆炸的压力、工具旋压的压力、正压或负压或正负气压结合模具压合塑型工艺,使材料与异种材质贴合到模具边缘上,形成四边角的形状结构;由于直条的材料可透过上述工艺加工方式,造成四个边角形成L型弯角,但L型的两边末端会因材料堆积而有挤料现象,造成结构不平滑,不连续或相互堆积而影响强度造成瑕疵,故在上述的加工方式中必须辅以拉伸力量,来使边角挤料消除,S3.边框开孔或凹陷孔洞阶段:透过已成形的L型、口字型,套入相应的形状模具上,对孔洞进行冲孔、凹陷孔进行冲切或切削,实现孔洞或凹陷孔的结构与外观,并使得在本发明创作中所述的边框结构体的外部尖点利口全部隐藏;S4.铆合阶段:将对一处断点或多处断点的边框结构进行结合,使得L型的边框结合为口字型的结构,透过本发明创作预留的外短内长或外长内短结构,使得断开处得以透过预留的公母结合位,进行单公插单母孔,或双公插双母对插,并由于卷边的末端并未确实压死,而是在卷边或整个形状预留了0.1mm‑0.3mm的间隙,使得异种材料或同种材料得以插入结合,并透过内部的异种材料或同种材料避让位置,使得外观保持平整一体,于结合处的末端设置有倒扣装置,使得铆合插入后透过公母扣位加以固定,使其插入后不可进也不可退出,更可使用卷边装置的迫紧功能结合倒扣装置,使得插入后不易拔出,并限制了退后的距离,使得铆合后的边框装置无法完全分离;S5.边框装饰阶段:对金属边框装置(11)与卷边结构装置(12)的任意面进行胶体包覆装置(13)的包覆,在所述金属边框装置(11)的尾端,还设置有孔洞装置(111),上述的胶体包覆采用浸塑,塑胶模具注塑包胶,硅胶模具热压或注射包胶,固体胶体黏贴,常温流动胶体挤压填充缝隙的方式结和,用以与电子装置本体结合固定,并达到密封防水的功能;S6.组合附加背盖装置阶段:对金属边框装置(11)的正面或反面任意一侧,加入背盖或显示屏幕,使得金属边框装置(11)成为具有背盖或显示屏幕的五面体,背盖可作为数码装置内部电子组件的承载底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健耀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健耀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4187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铝P型电极帽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防锈球阀阀芯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