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硼氢化锂-氢化镁可逆制氢体系及制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7439.6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95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葵葵;吴广磊;李洪亮;赵修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4 | 分类号: | C01B3/04;C01B3/00;C01B3/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储氢和制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性能硼氢化锂‑氢化镁可逆制氢体系及制氢方法,先将硼氢化锂‑氢化镁和TiCl3/h‑BN分别制成粉末,再将硼氢化锂‑氢化镁粉末和TiCl3/h‑BN粉末按照重量比为5: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置于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密闭反应器中,在无催化剂作用下加热至300‑400℃制氢;其原料简单易得,工艺简单,产物无污染,操作简便,易于携带,对制氢装置要求低,可靠性高,可为多种军用﹑民用移动式、便携式设备提供稳定的移动氢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氢化 可逆 体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性能硼氢化锂‑氢化镁可逆制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通过熔融法或湿化学法制得粒径为200nm的硼氢化锂‑氢化镁、TiCl3/h‑BN两种固体粉末,其中硼氢化锂‑氢化镁复合粉末中硼氢化锂和氢化镁的重量比为5:3,TiCl3/h‑BN粉末中TiCl3和h‑BN的重量比为32:5;并将两种固体粉末按5:1重量比制成制氢体系后通过球磨方法充分混合,两种粉末混合均匀后置于密闭反应器中,在无催化剂作用下加热至320℃制氢,在氢压为0.3MPa状态下开始放氢,放氢产物为LiH/MgB2/H2,并在350℃,10MPa H2的情况,通过吸氢循环利用,实现硼氢化锂‑氢化镁可逆制氢;其工作原理是:将硼氢化锂‑氢化镁和TiCl3/h‑BN粉末复合后,在加热条件下,硼氢化锂和氢化镁均会分解,发生如下反应(1)和(2):MgH2→Mg+H2 (1)2LiBH4→2LiH+2B+3H2 (2)2LiBH4+Mg+H2→2LiH+MgB2+4H2 (3)3LiBH4+TiCl3→3LiCl+TiB2+B+6H2 (4)同时还会发生硼氢化锂和氢化镁的分解产物镁的反应(3),由于具有一定的氢压,硼氢化锂和氢化镁的分解产物镁的反应较快,硼氢化锂和氢化镁的自分解反应速率较慢,产物硼化镁与氢化锂的吸氢反应较快,几乎不会对体系的制氢速率造成影响;制氢速率由反应(3)的本征反应速率决定,而反应(3)的反应速率由温度和加热速率影响;放氢过程中发生硼氢化锂和三氯化钛的反应(4),此反应(4)促进反应(3)的进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374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针式六维力传感器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水解制氢材料及制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