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05574.2 | 申请日: | 201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常颂;王秀萍;钟秋生;林清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5015***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的白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鲜叶于弱光下晒青至减重率38~42%,将晒青后的叶片去杂后摊晾于室内进行萎凋,摊晾厚度为1.5~2.0cm,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控制在28~32%,萎凋时间为23~25小时;萎凋结束后进行烘干,烘干时叶片厚度控制在3~4cm,温度控制在78~82℃、通风条件下烘制1小时,然后在68~72℃、密闭条件下烘至足干,即得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在弱光下晒青至减重率38~42%时在温度18~22℃、湿度28~32%条件下进行室内萎凋23~25小时,最后分两次烘干,仅31~32小时就可完成,大大缩短了白茶的加工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茶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鲜叶于弱光下晒青至减重率38~42%,其间每45‑60min翻拌1次,晒青时叶与叶间不重叠;步骤2、将晒青后的叶片去杂后摊晾于室内进行萎凋,摊晾厚度为1.5~2.0cm,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控制在28~32%,萎凋时间为23~25小时;步骤3、萎凋结束后进行烘干,烘干时叶片厚度控制在3~4cm,温度控制在78~82℃、通风条件下烘制1小时,然后在68~72℃、密闭条件下烘至足干,即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90557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陈皮普洱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