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相对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4151.5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3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明;王建宇;舒嵘;袁立银;王晟玮;何道刚;郁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3/14 | 分类号: | G02B13/14;G02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相对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镜头,该发明采用三片红外透镜,其中第一片红外透镜和第二片红外透镜工作于常温,第三片红外透镜置于系统光阑之后,集成于低温杜瓦内,工作于低温。本发明提供的红外光学镜头在实现大相对孔径(F数不大于1.0)成像的同时,可实现光阑与制冷型探测器冷屏的良好匹配。本发明可用于对温度灵敏度和响应速度都有很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对孔径 制冷 红外 光学 镜头 | ||
【主权项】:
1.一种大相对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镜头,包括第一常温红外透镜(1),第二常温红外透镜(2),红外窗口(3),低温冷屏(4),低温红外透镜(5),探测器光敏面(6),低温杜瓦腔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相对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镜头的来自物方的成像光束依次经过第一常温红外透镜(1),第二常温红外透镜(2),红外窗口(3),低温冷屏(4),低温红外透镜(5),最后成像于探测器光敏面(6);系统的相对孔径数F不大于1;所述的低温红外透镜(5)和低温冷屏(4)均置于低温杜瓦腔体(7)之内,且低温冷屏(4)的开口与大相对孔径红外成像光路的光阑相匹配,实现杂散辐射的良好抑制;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为双曲面,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曲率半径为60.513毫米,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圆锥系数为‑1.028,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直径尺寸为46.2毫米;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为双曲面,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曲率半径为93.078毫米,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圆锥系数为‑3.999,所述第一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直径尺寸为45.2毫米;所述第二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为球面,所述第二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曲率半径为18.733毫米,所述第二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直径尺寸为35毫米;所述第二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为球面,所述第二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曲率半径为16.747毫米,所述第二常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直径尺寸为32毫米;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为扁球面,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曲率半径为16.947毫米,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圆锥系数为0.69,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一面的直径尺寸为15毫米;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为扁球面,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曲率半径为19.281毫米,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圆锥系数为3.87,所述低温红外透镜的第二面的直径尺寸为15毫米;所述大相对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镜头的F#=0.9,所述大相对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镜头的工作波段为8.0微米至12.5微米,所述大相对孔径制冷型红外光学镜头的焦距为30毫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9415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