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石墨废料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84436.0 | 申请日: | 2016-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5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晏荦;周豪杰;仰韻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2/21 | 分类号: | C01B32/21 |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曾秋梅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石墨废料的处理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将人造石墨废料与含氮化合物混合,然后在300℃‑1200℃下的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高温氮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人造石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可以钝化人造石墨废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并在高温氮化处理的过程中除去含氧官能团,从而消除人造石墨废料表面的活性位点,这些活性位点在循环过程中会消耗锂,这一部分锂只能嵌进去却不能再脱出来,因此会导致不可逆的容量损失,导致其首次库伦效率低、循环性能变差,甚至出现跳水的现象。而本发明通过氮化处理消除这些活性位点,便可以大大减小锂的不可逆损失,进而提高其首次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可逆容量。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石墨 废料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人造石墨废料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将粒径为3μm‑11μm的人造石墨废料与含氮化合物混合,然后在300℃‑1200℃下的保护气体氛围下进行高温氮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人造石墨;经过该方法的处理,人造石墨废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被除去,从而人造石墨废料表面的活性位点被消除;所述含氮化合物为尿素、三聚氰胺、聚吡咯、聚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和偶氮染料中的至少一种;人造石墨废料与含氮化合物混合的方式为水溶液中吸附,即将含氮化合物溶解于水中,得到含氮化合物的水溶液,然后将人造石墨废料加入该含氮化合物的水溶液中进行表面吸附,吸附完成之后取出该人造石墨废料并对该人造石墨废料进行干燥;或者,人造石墨废料与含氮化合物混合的方式为将人造石墨废料粉末与含氮化合物粉末以固体的方式相互混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443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常温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制造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