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负荷实时测量的三相负荷平衡控制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80298.9 | 申请日: | 2016-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惠斌;车凯;徐勇;刘恒门;高晓宁;曹磊;王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6 | 分类号: | H02J3/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陶得天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用户负荷实时测量的三相负荷平衡控制策略及智能换向系统,涉及三相负荷平衡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低压配电台区线路的分布式负荷平衡,为一种治理低压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调度策略。根据该控制策略,在用户数量较大的配电台区,做到调度周期相对短的“实时调度”,减小了低压台区负荷不平衡时间,降低了低压台区的线路损耗,有效对配网末端“低电压”进行了治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负荷 实时 测量 三相 平衡 控制 策略 智能 换向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用户负荷实时测量的三相负荷平衡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配电台区的负荷的节点模型;首先将整个负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距离变压器较远的90%的用户,第二部分为距离变压器较近的剩余10%的用户;对用户进行分区编号,分区编号根据配网节点离配电变压器的线路距离,依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进行分区,区号由01开始;再进一步地对每个区里的用户进行编号,户号由01开始;其中,将第二部分整体作为最后一个区;建立相应的结构体数组:{区号:N;户号:M;用户电流:I_Load;用户相别:Phase;指令相别:Command}用户电流I_Load是实时采用的用户电流大小,用户相别是当前自动选相开关所对应的相别,指令相别用于存储控制中心下发的对应于该用户的目标切换相别;2)、实时检测上一区域电流值I_a、I_b、I_c,将区域内的处在同一相别的用户电流进行加和,并分别加上上一区域的电流值得到I_A_sum、I_B_sum、I_C_sum,并计算区域电流平均值I_sum_av=(I_A_sum+I_B_sum+I_C_sum)/3;进一步地计算出区域电流不平衡度s_area=(I_sum_max‑I_sum_av)/3*100%;其中I_a、I_b、I_c分别为区域的A、B、C相电流值;3)、判断区域是否是最后一个区,如果是,则进入步骤5);如果否,判断区域的s_area的大小:如果s_area>30%,进入步骤4);如果s_area<=30%,对下一区域进行调度,进入步骤2);4)、如果是已经对该区域进行了两次调度切换,仍旧不满足电流不平衡度小于30%的要求的情况,则不再继续切换而是对下一区域进行调度;如果否,寻找区域中处在电流最大相并且电流最接近(I_sum_max‑I_sum_min)/2的用户,通过控制中心下发控制指令将其切换到区域电流最小的相别,换相后对下一区域进行调度;5)、实时检测每相总电流I_A、I_B、I_C的大小,并计算出每相电流平均值I_av=(I_A+I_B+I_C)/3;进一步计算出电流不平衡度s=(I_max‑I_av)/I_av*100%;其中I_A、I_B、I_C分别是控制中心检测的变压器出口侧的A、B、C相电流大小;I_max是I_A、I_B、I_C中的电流最大值;6)、判断台区电流不平衡度s的大小:如果s>10%,进入步骤7);如果s<=10%,进入步骤8);7)、寻找最后一个区域中处在电流最大相并且电流最接近(I_max‑I_min)/2的用户,通过控制中心下发控制指令将其切换到区域电流最小的相别;执行步骤6);8)、区号重置为0,每隔15分钟循环执行步骤2)到步骤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8029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像方法、装置和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