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参苗期安全清除玻璃海鞘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8669.1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72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林;韩莎;胡炜;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30 | 分类号: | A01K6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刺参苗期安全清除玻璃海鞘的方法,其特点是具体步骤如下用薄荷醇与乙醇溶液配制成麻醉剂母液;在内有附着参苗和玻璃海鞘的附着基及海水的容器或育苗池中加入麻醉剂母液,浸浴一段时间,参苗即被麻醉;参苗在麻醉剂的作用下,管足附着力逐渐降低直至消失,此时将附着基提出水面并轻轻抖动,参苗可掉落至水中,而玻璃海鞘无脱落效果,实现玻璃海鞘与参苗的分离;参苗麻醉脱落后移入容器中进行复苏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后均能重新附着、摄食、生长,无任何应激及其他异常现象发生。在保证参苗不受任何损伤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低劳动强度、安全高效的清除玻璃海鞘,从而大幅降低生产风险、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参 苗期 安全 清除 玻璃 海鞘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刺参苗期安全清除玻璃海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麻醉剂配制→麻醉前处理→麻醉处理→分离参苗与玻璃海鞘→分离后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麻醉剂配制:用薄荷醇与乙醇溶液配制成麻醉剂母液;(2)麻醉前处理:在麻醉参苗前24~48小时停止投喂任何饲料,前1小时停止充氧;(3)麻醉处理:在内有附着参苗和玻璃海鞘的附着基及海水的容器中或育苗池中按照水体加入相应体积比例的麻醉剂母液,浸浴一段时间,所述参苗即被麻醉;(4)分离参苗与玻璃海鞘:参苗在麻醉剂的作用下,管足附着力逐渐降低直至消失,此时将附着基提出水面并轻轻抖动,参苗可掉落至水中,而所述麻醉剂母液对营固着生活的玻璃海鞘无脱落效果,从而实现玻璃海鞘与参苗的直接分离;(5)分离后处理:参苗麻醉脱落后用新鲜海水冲刷2‑4min,再移入装有新鲜海水、干净附着基的容器中或育苗池中进行复苏,复苏期间1.5‑2倍强度充氧,经过一段时间后均能重新附着、摄食、生长,无任何应激及其他异常现象发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6866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