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平坦高边带抑制比多载波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4538.8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11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蒋炜;赵尚弘;秦伟泽;李小军;梁栋;朱忠博;谭庆贵;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118 | 分类号: | H04B10/118;H04B10/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平坦高边带抑制比多载波信号生成系统及方法,它涉及光学、微波学和微波光子学技术领域,通过光频梳的方式生成高平坦高边带抑制比的多载频信号,解决现有宽频率覆盖范围的多路微波射频信号生成问题,获得宽带、平坦度好、载波数目多的多载频信号。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基于三个并联MZM的SSB‑OCS生成方法,使得其中两个MZM工作在单边带调制方式,另一个MZM工作在偶数阶抑制方式,结合90度光移相控制,产生具有高边带抑制比的SSB‑OCS信号。接着以本发明所提出的SSB‑OCS信号生成及光频移环路为核心,在光域组成振荡环路进行循环频移,生成高平坦高边带抑制比的多载频信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坦 边带 抑制 载波 信号 生成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平坦高边带抑制比多载波信号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射频源、SSB‑OCS生成单元、光耦合器2、光耦合器3、光滤波器、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和光电探测器、偏振控制器1、偏振控制器2;光耦合器2,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光耦合器3,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激光器输出端L1与光耦合器2的一个输入端OC21相连接,光耦合器2的另一个输入端口OC22与偏振控制器2的输出端PC22相连接,光耦合器2的输出端口OC23与SSB‑OCS生成单元的一个输入端S1相连接,SSB‑OCS生成单元的另一输入端S2与射频源的输出端RFin相连接,SSB‑OCS生成单元的输出端S3和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OC31相连接,光耦合器3的一个输出端口OC33与偏振控制器1的输入端PC11相连接,光耦合器3的另一个输出端口OC32与光电探测器输入端PDin相连接,偏振控制器1的输出端PC12与光滤波器的输入端OF1相连接,光滤波器的输出端OF2与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的输入端G1相连,EDFA输出端与偏振控制器2的输入端PC21相连;激光器输出连续光信号与偏振控制器2输出的光信号经光耦合器2耦合后送至SSB‑OCS生成单元;射频源输出射频信号送至SSB‑OCS生成单元;SSB‑OCS生成单元,将射频源输出射频信号作为驱动电信号,对光耦合器2输出的光信号进行调制,输出具有光载波抑制的单边带光信号送至光耦合器3;光耦合器3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分路后,一路送至光电探测器,由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还原电信号后输出,光耦合器3接收到的光信号分路后的另一路作为多载波信号生成系统的输出,并送至偏振控制器1;偏振控制器1接收来自于光耦合器3分路后的另一路光信号,将该信号进行偏振态控制后,输出线偏振光信号送至光滤波器;光滤波器将接收的线偏振光信号在光域进行带通滤波后送至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接收光滤波器滤波输出的光信号后,在光域将该信号进行一定增益的放大,以补偿环路运行中的传输损耗,EDFA将放大后的光信号送至偏振控制器2;偏振控制器2接收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输出的光信号后,进行偏振态控制,输出线偏振光信号,偏振控制器2输出的线偏振光信号反馈至光耦合器2的一个输入端OC22;所述SSB‑OCS生成单元包括:光分束器、马赫‑增德尔调制器MZM1、马赫‑增德尔调制器MZM2、强度调制器MZM3、电移相器1、电移相器2、光移相器1、光移相器2和光耦合器1;光分束器,包括:输入端OS1、输出端OS2、输出端OS3、输出端OS4;光耦合器1,包括:输入端OC11、输入端OC12、输入端OC13、输出端口OC14;MZM1、MZM2、MZM3分别包括一个光输入端、两个射频输入端、直流偏置端和一个光输出端;光耦合器2的输出端口OC23与光分束器输入端OS1相连接,光分束器输出端OS2与MZM1的光输入端MZM1in相连接,MZM1的光输出端MZM1out与光耦合器1的输入端OC11相连,MZM1的一个射频输入端MZM1a与射频源的输出端RFin相连,MZM1的另一个射频输入端MZM1b与电移相器1的输出端EP12相连,电移相器1的输入端EP11与射频源的输出端RFin相连;光分束器输出端OS3与MZM2的光输入端MZM2in相连接,MZM2的光输出端MZM2out与光移相器1的输入端PS11相连,光移相器1的输出端与光耦合器1的输入端口OC12相连;MZM2的一个射频输入端MZM2a与射频源输出端RFin相连,MZM2的另一个射频输入端MZM2b与电移相器2的输出端EP22相连,电移相器2的输入端EP21与射频源输出端RFin相连;光分束器输出端OS4与MZM3的光输入端MZM3in相连接,MZM3的光输出端MZM3out与光移相器2的输入端PS21相连,光移相器2的输出端与光耦合器1的输入端口OC13相连;MZM3的两个射频输入端MZM3a和MZM3b都和射频源输出端RFin相连;光耦合器1的输出端口OC14与光输出端口S3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453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