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苯并咪唑/离子液体多层复合的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4211.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1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于书淳;马晓星;何春霞;杨汉嵩;刘会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1069 | 分类号: | H01M8/1069;H01M8/1053;H01M8/1051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苯并咪唑/离子液体多层复合的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得到多孔聚苯并咪唑/离子液体复合的多孔层,热压后,再在两表面喷涂含二氧化锰的聚乙烯吡咯烷酮,最后浸渍离子液体。本发明制得的聚苯并咪唑/离子液体多层复合的高温质子交换膜在不增湿条件下即具有较好的质子电导能力及优异的抗氧化能力,结构均匀,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制备工艺简单,在高温(130℃以上)不增湿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电池性能;适用于无水体系,工作温度120~200℃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并咪唑 离子 液体 多层 复合 高温 质子 交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聚苯并咪唑/离子液体多层复合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苯并咪唑溶解于高沸点溶剂中,再加入离子液体,混匀得到纺丝液;其中,聚苯并咪唑的添加量为高沸点溶剂质量的0.2~5%,离子液体的添加量为高沸点溶剂质量的0.3~30%;(2)将步骤(1)所得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喷涂得到厚度为20~120微米的多孔层;(3)将步骤(2)所得多孔层热压后于25~150℃真空干燥,得到厚度为5~80微米的多孔膜;(4)将纳米二氧化锰超声分散于聚乙烯吡咯烷酮中,得到浆料,将浆料均匀喷涂于步骤(3)所得多孔膜的上下表面,于25~150℃真空干燥,使多孔膜的上下表面均形成厚度为3~30微米的致密层;其中,纳米二氧化锰的添加量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的0.1~5%;(5)将步骤(4)所得产物置于离子液体中,浸渍0.5~5小时,即得;其中,步骤(1)及步骤(4)中所述离子液体中阴离子为H2PO4‑、HSO4‑、BF4‑、CF3SO3H‑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液体中阳离子为叔铵盐类阳离子;步骤(2)中静电纺丝是将纺丝液盛装在喷丝管中,纺丝液从喷嘴喷出,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聚集在接收基底上,形成多孔层;其中喷嘴口针头内径为0.5~2毫米,针头与接收基底之间的距离为5~20厘米,电压为10~20 KV,喷嘴口液体流速为10~30 mL/min;步骤(1)中所述高沸点溶剂为N,N‑二甲基乙酰胺和/或N‑甲基吡咯烷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42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