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生态护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0516.4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0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奉向东;李明华;梁锐振;向阳;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30;C02F101/16;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刘淑珍 |
地址: | 24108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生态护坡,其包括黏土坡体,黏土坡体设置有种植土上坡面和近水侧坡面,近水侧坡面由多层的生态袋构成,在生态袋的底面设置有对生态袋承重的多层加筋格栅,各加筋格栅均埋置在黏土坡体内,生态袋内填充有第一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第一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除COD材料20~30份,除重金属材料5~10份,除氨氮材料15~25份,除总氮材料10~15份,除总磷材料10~20份。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护坡主要针对流入水体的生活污水与初期雨水等面源污染物,河流的堤岸部分是水陆交错的过渡地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修复 治理 生态 护坡 | ||
【主权项】:
一种黑臭水体修复治理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包括黏土坡体(2),所述黏土坡体(2)设置有种植土上坡面(7)和近水侧坡面,所述近水侧坡面由多层的生态袋(3)构成,在所述生态袋(3)的底面设置有对所述生态袋(3)承重的多层加筋格栅(1),各所述加筋格栅(1)均埋置在所述黏土坡体(2)内,所述生态袋(3)内填充有第一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除COD材料20~30份,除重金属材料5~10份,除氨氮材料15~25份,除总氮材料10~15份,除总磷材料10~2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格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5051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