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设计中应力分析与三维模型的数据相互转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44638.2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83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王梦怡;杨敏;钟顺洪;文剑;程月;程鹏;胡商建;安军;相红阳;贾荣;刘晓伟;吴迪;刘鲁林;唐辉辉;何松;孙茜;任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51226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濮云杉;杨冬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管道设计中应力分析与三维模型的数据相互转换方法,其中管道设计中应力分析向三维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A.建立应力分析模型,遍历应力分析模型获得包括各种等级信息的元件参数;B.将获得的信息按照三维模型软件可解析的格式生成中间文件;C.建立三维模型软件的元件等级数据库;D.根据中间文件中的等级为对应的分支和元件赋予真实的等级模型,在三维软件中生成三维模型。本发明能够大幅度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非常明显的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并同时也显著的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人为产生的错误,并且实现了不同软件中数据的互转换贯通,使不同专业实现了协同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设计 应力 分析 三维 模型 数据 相互 转换 方法 | ||
【主权项】:
1.管道设计中应力分析向三维模型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包括:/nA.建立满足应力要求的应力分析模型,通过遍历所述应力分析模型,获得其中的管道拓扑结构、各元件的空间坐标、元件的方向信息及相互关系,以及三通信息和包括各种等级信息的元件参数;/nB.将获得的信息按照三维模型软件可解析的格式生成中间文件;/nC.建立三维模型软件的元件等级数据库;/nD.根据中间文件中的分支等级名称和元件的等级名称遍历所述元件等级数据库,为对应的分支和元件赋予真实的等级模型,再结合所述中间文件中的管道拓扑结构、各元件的空间坐标及相互关系在三维软件中生成三维模型。/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446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