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桌面级3D打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2569.3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6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32;B29C64/236;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桌面级3D打印装置,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一侧的中控台、设置在本体内的工作平台和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位于工作平台的上方,该基于物联网的桌面级3D打印装置中,驱动轴控制驱动杆绕着驱动轴转动,由于驱动杆的一端通过限位轴在传动杆的限位槽的内部滑动,就会实现了传动杆以固定支座为基点摆动,随后传动杆通过连接杆控制移动杆在两个导向套之间往返移动,从而保证了打印喷头的水平往复移动,提高了打印装置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了工作电源可靠工作的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打印装置的市场竞争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桌面 打印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桌面级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1)一侧的中控台(8)、设置在本体(1)内的工作平台(7)和打印机构,所述打印机构位于工作平台(7)的上方;所述打印机构包括竖向移动组件、横梁(4)、水平移动组件(5)和打印喷头(6),所述竖向移动组件固定在本体(1)内部的顶端,所述竖向移动组件与横梁(4)传动连接,所述水平移动组件(5)设置在横梁(4)的下方且与打印喷头(6)传动连接;所述水平移动组件(5)包括驱动单元和传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单元与打印喷头(6)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轴(20)和驱动杆(19),所述驱动轴(20)位于驱动杆(19)的一端且与驱动杆(19)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单元包括固定支座(17)、传动杆(16)、连接杆(14)和移动杆(11),所述传动杆(16)的一端与固定支座(17)铰接,所述传动杆(16)的另一端与连接杆(14)的一端铰接有第一铰接轴(15),所述连接杆(14)的另一端与移动杆(11)的中部连接有第二铰接轴(13),所述传动杆(16)的内部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杆(19)的另一端设有限位轴(18)且通过限位轴(18)在传动杆(16)的限位槽的内部滑动;所述本体(1)的内部还设有工作电源模块,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容(C5)组成的并联电路分别与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容(C1)分别与第二电阻(R2)和第二电容(C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容(C3)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六电容(C6)和第五电阻(R5)组成的并联电路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奈士迪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325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机使用的拍摄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