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向斜交织物、其织造装置及其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8203.0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乔志炜;张方超;蒋轩;周连洪;叶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5/00 | 分类号: | D03D25/00;D03D23/00;D04H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李建芳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向斜交织物、其织造装置及其织造方法。三向斜交织物,包括X‑Y平面单元层和Z向纤维束或纤维棒,X‑Y平面单元层有两层以上,Z向纤维束或纤维棒将所有的X‑Y平面单元层连为一体结构,X‑Y平面单元层和Z向纤维束或纤维棒之间的夹角0°~90°可调,三向斜交织物中纤维体积总含量为30%~70%。本发明三向斜交织物可满足各种机械性能要求;织造方法简单,X‑Y平面与Z向纤维束或纤维棒的夹角可设计,并由Z向纤维束或纤维棒将X‑Y平面逐层约束成整体,突破了X‑Y平面与Z向纤维或纤维棒成90°夹角的局限,可实现在0°~90°范围内的变化,拓宽了多向立体织物的应用,可实现任意厚度织物的织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斜 织物 织造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织造三向斜交织物的织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三向斜交织物,包括X‑Y平面单元层和Z向纤维,X‑Y平面单元层有两层以上,Z向纤维将所有的X‑Y平面单元层连为一体结构,X‑Y平面单元层和Z向纤维之间的夹角0°~90°可调,三向斜交织物中纤维体积总含量为30%~70%,Z向纤维为Z向纤维束或Z向纤维棒;用于织造三向斜交织物的织造装置包括排针装置、等高度模板、楔形模板、钢针、模板位置控制装置、加压辅助装置、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排针装置置于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之间,排针装置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90°,排针装置的上表面设有等深度的盲孔,钢针有等长度的两根以上,钢针一端置于盲孔内形成m行n列钢针矩阵;等高度模板的纵截面为矩形长条状,楔形模板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楔形模板的斜边与其长度方向的夹角与排针装置的上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等;等高度模板和楔形模板均有两条以上、且均位于排针装置上方的钢针矩阵内,等高度模板和楔形模板活动连接在模板位置控制装置上,模板位置控制装置滑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模板位置控制装置带动等高度模板和楔形模板上下移动;加压辅助装置位于等高度模板和楔形模板的上方,加压辅助装置有两个以上、且两两相对地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820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