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激光雷达提取振动特征参数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5564.X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3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钢;沈菲菲;段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S7/487 | 分类号: | G01S7/4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杨青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激光雷达提取振动特征参数的系统,该系统是一种一发多收式的多站分布式探测系统,其包括:一台主发射激光雷达和若干台接收激光雷达;所述若干接收激光雷达与所述主发射激光雷达共面,且所述主发射激光雷达位于该平面的中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激光雷达 提取 振动 特征 参数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分布式激光雷达提取振动特征参数的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是一种一发多收式的多站分布式探测系统,其包括:一台主发射激光雷达和若干台接收激光雷达;该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基于上述一发多收的多站式分布探测系统,建立一个以所述主发射激光雷达为原点的三维参考坐标系Q(X,Y,Z);步骤2建立并在理论上推导出基于上述三维参考坐标系Q(X,Y,Z)下的不同方向上的不同所述接收激光雷达的微动效应数学模型,即所述接收激光雷达Qi接收到的微多普勒频率fmdi,用如下公式表示:
其中,f0为所述主发射激光雷达的载频,R0是动目标的振动中心O(U0,V0,W0)与所述主发射激光雷达Q0的初始距离,αi是第i个接收激光雷达Qi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方向角,Ri是动目标的中心O(U0,V0,W0)与所述接收激光雷达Qi的距离,αp是动目标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方向角,βp是动目标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俯仰角,fv是动目标的振动频率,Dv是动目标的振动幅度,c是光速,t是动目标的运动时间,
是动目标的初始相位;步骤3根据步骤2建立的理论上的微动效应模型和公式(1),确定所述接收激光雷达的个数;步骤4根据建立的基于分布式激光雷达提取振动特征参数的系统,依据理论推导出的第i个接收激光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Sri(t),采用时频分析方法,得到回波信号的微多普勒效应的频率随时间变换的规律,针对不同方向上的不同接收激光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开展基于伪winger‑ville变换的时频变换,通过伪winger‑ville变换,提取微多普勒频率随时间变化的频率曲线的轮廓信息,即每一个时刻对应一个区间范围内的微多普勒效应的频率值;所述第i个接收激光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Sri(t),即公式(2):
其中,j是复数信号处理中常见表示系数,λc是光速的波长,
是t时刻动目标的振动中心O到所述主发射激光雷达Q0的矢量,
是t时刻动目标的振动中心O到所述第i个接收激光雷达Qi的矢量;步骤5采用谱图峰值估计法,对经过伪winger‑ville变换后的微多普勒频率进行谱图峰值估计,获得每一个时刻所对应的微多普勒效应的瞬时频率,进而获得在一个时间范围内的针对不同方向上的不同所述接收激光雷达接收的回波信号中的微多普勒效应信息;步骤6对步骤5中得到的所述微多普勒效应的瞬时频率进行采样,并对采样后的数据进行拟合,从而得到动目标的振动频率fv,动目标的初始相位
对应于每一个所述接收激光雷达捕获到的微多普勒频率正弦系数值,并假设将其表示为Ai,Ai表示为:
步骤7依据步骤6中的公式(3)和每个所述接收激光雷达接收的每组回波信号进行关联处理,构建回波信号的非线性方程组,解算出动目标的三个振动特征参数,即动目标的振动幅度Dv,动目标在三维坐标系中的方向角αp,动目标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俯仰角β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556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