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金刚烷胺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3320.8 | 申请日: | 2016-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0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喜;曹亚;韩鹏;王竹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金刚烷胺含量的方法,其步骤为:a.取物质的量浓度为0.25~0.6mM的葫芦[7]脲溶液置于微量管中,加入含金刚烷胺样品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0.5~1小时,反应后得到葫芦[7]脲@金刚烷胺配合物溶液;b.向所得的葫芦[7]脲@金刚烷胺配合物溶液中加入ABTS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25μL,加热至40~50℃,反应0.5~1小时,显色反应后得到检测溶液;c.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显色反应后的检测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420nm波长处吸光度值与金刚烷胺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金刚烷胺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金刚烷胺 含量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检测金刚烷胺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a.取物质的量浓度为0.25~0.6mM的葫芦[7]脲溶液100μL置于微量管中,加入含金刚烷胺的100μL样品溶液,充分混合后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0.5~1小时,反应后得到葫芦[7]脲@金刚烷胺配合物溶液;b.向上述步骤(a)所得的葫芦[7]脲@金刚烷胺的配合物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0~50mM的ABTS溶液25μL和物质的量浓度为25~50mM的过氧化氢溶液25μL,混合均匀,加热至40~50℃进行显色反应,反应时间0.5~1小时,显色反应后得到检测溶液;c.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上述步骤(b)所得的显色反应后的检测溶液在400~500nm波长范围内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420nm处的吸光度(A420)值与金刚烷胺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金刚烷胺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1332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粘性装饰材料生产的定量投料混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混合料拌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