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07473.1 | 申请日: | 2016-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7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 发明(设计)人: | 钱俊兵;方思中;蒋红海;袁锐波;杨晓京;罗璟;何祖顺;马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7D3/15 | 分类号: | F27D3/15;F27D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炼炉排渣底盖自动打开装置,属于冶炼炉加工领域。本发明包括冶炼炉炉口1、锅炉套筒2、支撑块3、底盖4、限位支撑块6、连杆7,减速器8、电机10,支撑块3、限位支撑块6固定在锅炉套筒2上,底盖4一端与支撑块3活动连接,限位支撑块6、底盖4两侧均设有通孔,连杆7包括中心杆和与中心杆连接的两并列侧杆,中心杆一端连接着减速器8,减速器8另一端连接电机10,连杆7的两侧杆分别穿过限位支撑块6和底盖4两侧的通孔,连杆7在减速器8、电机10的驱动下推动底盖4打开或盖住锅炉套筒2的开口,本发明能满足下料的需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1 |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盖 减速器 限位支撑块 中心杆 套筒 冶炼炉 电机 一端连接 锅炉 炉排 通孔 支撑 冶炼 自动打开装置 活动连接 侧杆 炉口 下料 自动化 并列 开口 穿过 驱动 制作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冶炼炉炉口(1)、锅炉套筒(2)、支撑块(3)、底盖(4)、限位支撑块(6)、连杆(7),减速器(8)、电机(10),锅炉套筒(2)位于冶炼炉炉口(1)下方且其下端设有开口,支撑块(3)、限位支撑块(6)固定在锅炉套筒(2)上,底盖(4)一端与支撑块(3)活动连接,限位支撑块(6)、底盖(4)两侧均设有通孔,连杆(7)包括中心杆和与中心杆连接的两并列侧杆,中心杆一端连接着减速器(8),减速器(8)另一端连接电机(10),连杆(7)的两侧杆分别穿过限位支撑块(6)和底盖(4)两侧的通孔,减速器(8)、电机(10)组成动力系统,连杆(7)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推动底盖(4)打开或盖住锅炉套筒(2)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7)的两侧杆上均设有分杆(12),限位支撑块(6)、底盖(4)两侧均设有供侧杆穿过的通孔和供分杆(12)穿过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杆(12)底部安装弹簧(5),弹簧(5)一端连接底盖(4),另一端连接分杆(12)的固定底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底座为十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7)的中心杆、侧杆为矩形,分杆(12)为圆形,限位支撑块(6)、底盖(4)两侧均设有供侧杆穿过的矩形通孔和供分杆(12)穿过的圆形通孔,连杆(7)的两侧杆与底盖(4)、限位支撑块(6)两侧的矩形通孔间隙配合,分杆(12)与底盖(4)、限位支撑块(6)两侧的圆形通孔间隙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4)上端开设有连接孔,支撑块(3)上开设有连接孔,两连接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炉套筒(2)下端的开口为斜口式。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4)内侧设有槽口(11),槽口(11)内填有密封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系统还包括刹车装置(9),刹车装置(9)一端与减速器(8)连接,另一端与电机(10)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冶炼炉排渣底盖打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速器(8)为涡轮涡杆式减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80747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