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电流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5108.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10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坚;谢法彪;侯森林;闫相宏;阙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电流检测电路,包括:输入电路10、偏置电路20,电压转电流核心电路30和输出电路40。电流偏置电路20为电压转电流核心电路30供电。本发明的实例可应用在开关电源芯片中。在开关电源芯片工作后,通过检测开关管漏端的电位而实现对电感电流的检测,再将漏端的电位转化为电流,该电流与斜坡补偿电流叠加实现开关电源芯片的电流环控制模式。该电压转为电流的转化电路结构新颖,电压与电流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抗干扰性强且具有节约功耗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电流 检测 电路 | ||
【主权项】:
1.一种高精度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10),所述输入电路(10)包括输入电压信号Vs以及开关管;偏置电路(20),所述偏置电路(20)就是基本的电流镜结构;电压转电流核心电路(30),所述电压转电流核心电路(30)包括一个非对称运放和反馈回路两部分;输出电路(40),所述输出电路(40)包括包含第六场效应管PM4的电流支路和包含第七场效应管PM5的电流支路;其中所述电压转电流核心电路(30)包括第三场效应管PM2、第四场效应管PM3、第五场效应管NM2、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所述的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源极连接到供电电源VDD,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栅极和漏极以及第四场效应管PM3的栅极相连,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漏极与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集电极以及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栅极相连;所述的第四场效应管PM3的源极连接到供电电源VDD,第四场效应管PM3的栅极与第二场效应管PM1的栅极和漏极以及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栅极相连,第四场效应管PM3的漏极与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的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源极与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的发射极以及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栅极与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漏极以及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集电极相连,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漏极与第六场效应管PM4和第八场效应管NM3的漏极相连;所述的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集电极与第三场效应管PM2的漏极以及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栅极相连,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基极与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的基极以及集电极相连,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发射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的集电极与基极相接并连到第四场效应管PM3的漏极,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的发射极与第三电阻R3以及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源极相连;所述的第一电阻R1一端与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NM1的源极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电阻R2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NM1的源极以及第一电阻R1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另一端接地;所述的第三电阻R3一端与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源极以及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的发射极相连,第三电阻R3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输出电路(40)包括第六场效应管PM4、第七场效应管PM5和第八场效应管NM3,其中:所述的第六场效应管PM4的源极连接到供电电源VDD,第六场效应管PM4的漏极与栅极相接并与第七场效应管PM5的栅极以及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漏极和第八场效应管NM3漏极相连;所述的第七场效应管PM5的源极连接到供电电源VDD,第七场效应管PM5的栅极与第六场效应管PM4的漏极和栅极、第五场效应管NM2的漏极以及第八场效应管NM3漏极相连,第七场效应管PM5的漏极是输出电流Io的输出端;所述的第八场效应管NM3的漏极与五场效应管NM2的漏极、第六场效应管PM4的漏极和栅极以及第七场效应管PM5的栅极相连,第八场效应管NM3的栅极外接偏置电压nbias,第八场效应管NM3的源极接地;当模块电路开始工作时,电路节点(1)处的电位发生变化,导致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发射极电位发生变化,由于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和 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所在支路电流相等,故第二双极性晶体管BJT2的发射极电位的变化与第一双极性晶体管BJT1的变化相同,导致第五场效应管NM2支路电流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输出电流Io变化,通过电阻之间的匹配,使输出电流Io和输入电压信号Vs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中所述电路节点(1)为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电路节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9510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防气采油组合工具
- 下一篇:游梁式抽油机游梁辅助平衡重调节装置及抽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