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空大悬挑钢平台端部挠度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3785.7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3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晖;陈刚;程建军;全有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7/04 | 分类号: | G01B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空大悬挑钢平台端部挠度监测方法,步骤包括:有限元模拟分析、安装监测设备以及悬挑端部的挠度计算。该悬挑钢平台挠度监测方法能够提高对端部挠度测量监测的精确度,提高监测效率,减少人工消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空大 悬挑钢 平台 挠度 监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超高空大悬挑钢平台端部挠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有限元模拟分析,按施工阶段对悬挑钢平台的施工过程进行划分,并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各个阶段中悬挑钢平台的各个三角桁架悬挑端部的挠度,从而选出模拟挠度最大的重点监测三角桁架;步骤2,安装监测设备,在重点监测三角桁架的上弦杆和下弦杆上间隔设置表面应变计,用于测量各个监测段的应变值;步骤3,悬挑端部的挠度计算,利用各个监测段的应变值计算出悬挑钢平台在当前载荷下上弦杆和下弦杆的长度值,再结合原有的长度值计算出悬挑端部的挠度;步骤3中,悬挑端部的挠度计算具体步骤为:步骤3.1,建立三角桁架的数学结构模型,即设定上弦杆的安装点为原点O1,下弦杆的安装点为原点O2,上弦杆的原始长度为R11,下弦杆的原始长度为R21,上弦杆的拉伸压缩后长度为R12,下弦杆的拉伸压缩后长度为R22,原点O1与原点O2的横坐标均为0,纵向距离为l;步骤3.2,计算悬挑端部的拉伸压缩后坐标,悬挑端部即为上弦杆和下弦杆呈锐角对接的端点位置,由两圆交点坐标计算得出端点位置拉伸压缩后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
式中,
li和li'分别为上弦杆和下弦杆各个监测段的长度,n为上弦杆上监测段数量,m为下弦杆上监测段数量,εi为上弦杆第i段监测的应变值,εi'为下弦杆第i段监测的应变值;步骤3.3,计算悬挑端部的挠度,由于悬挑端部的原始坐标为(R11,0),则根据实时采集的应变值计算悬挑端部的挠度为:![]()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6378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