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碱地滴灌种植盐地碱蓬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53438.6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5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A01G25/00;A01G13/02;A01C21/00;C05G3/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滴灌种植盐地碱蓬的方法,属于盐碱地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选地,在地表施动物腐熟粪、锯木粉和去硫石膏粉,对盐碱地地表翻耕并灌溉,施基肥,修整梯形土堆、倒梯形沟,埋放滴灌设备,打孔、施土壤肥力肥料,播种,覆盖,灌溉,滴管管理。本发明营造盐地碱蓬苗期低盐环境,随滴灌水流的入渗和扩散,盐分被水带走,滴管附近盐分降低,用聚丙烯酰胺滴灌,减少盐分含量,提高发芽率,出苗后用聚丙烯酰胺滴灌,促进幼苗发育和生长,提高蓄水能力,保持养分,提高土壤松散度,改善板结度,达到抑制盐分表聚,采用滴灌,不仅能保证盐地碱蓬用水需求,而且能有效达到节约用水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滴灌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盐碱地滴灌种植盐地碱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地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耕层含盐量小于2.1%、PH值7.5~8.0、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的地块,耕作层上虚下实,土壤质地中性,将盐碱地分为若干个网格状地块,并对网格状地块进行围堰;步骤2:在地表施动物腐熟粪、锯木粉和去硫石膏粉在植物播种前7~10天,在盐碱地的表面每亩施动物腐熟粪、粒度为1.0~1.5mm的锯木粉、粒度为10~20μm的去硫石膏粉和轻度粘合剂的混合物,动物腐熟粪、锯木粉、去硫石膏粉与轻度粘合剂之间的重量比为80~85:15~20:20~25:1~3;步骤3:对盐碱地地表翻耕并灌溉对施加动物腐熟粪、锯木粉、去硫石膏粉和轻度粘合剂混合物后的盐碱地进行翻耕,使动物腐熟粪、锯木粉和轻度粘合剂的混合物与盐碱地20~30cm的表层土壤混合均匀;按每立方水26~28g聚丙烯酰胺的用量溶于水中,再用溶有聚丙烯酰胺的水以每亩42~45立方米的灌水量进行灌溉;步骤4:施基肥待灌溉后的土壤干后施基肥,每亩施相当于含氮、磷、钾共计6~8kg的基肥,氮、磷、钾的重量比为3:2:2,所述基肥中每亩含硼砂4~4.5kg,撒施后用旋耕机浅旋10~15cm;步骤5:修整梯形土堆、倒梯形沟对施完基肥并浅旋后的耕层土壤,采用自动化犁地设备将耕层土壤犁成若干条宽度相等、等间隔的梯形土堆,两条相邻的所述梯形土堆之间形成宽度相等、深度相同的倒梯形沟,所述梯形土堆的上部宽度为30~40cm、下部宽度为50~60cm、高度为5~10cm,所述倒梯形沟的上部宽度为20~30cm、下部宽度为0~5cm、深度为5~10cm;步骤6:埋放滴灌设备滴灌设备包括滴灌管和蓄水池,滴灌管包括支管和滴管,支管与蓄水池连接,每条梯形土堆中部埋放1跟滴管,滴管与梯形土堆的走向一致,滴管埋放深度为3~7cm,对植物进行滴灌,所述支管的直径为35~45mm,所述滴管的直径为15~25mm,所述滴管上设有直径为2~4mm的毛管分流出水口,毛管分流出水口的方向朝上和两侧;步骤7:打孔、施土壤肥力肥料在每条倒梯形沟上通过钻孔设备钻有多个集水渗透孔,多条相邻的倒梯形沟上的集水渗透孔呈梅花形布置,在集水渗透孔内填充提高土壤肥力的肥料、细砂,所述肥料与所述细砂的质量比为1:30~35,每亩施肥料量10~12kg,肥料配方采用微生物有机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体积比为80~90:10~20;步骤8:播种播种期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初,采用条播,将盐地碱蓬种子掺细沙、聚丙烯酰胺、去硫石膏粉和水拌至散粒,种植于梯形土堆的顶坡和斜坡上,顶坡上种植2排,距离15~25cm,株距10~15cm,种植深度4~6cm,顶坡上种植的2排位于毛管两侧区域,两个斜坡上各种植1排,距离靠近顶破上的1排的距离为10~15cm,株距10~15cm,种植深度3~5cm;步骤9:覆盖对种植好植物种子的倒梯形沟和梯形土堆进行覆盖,采用干麦草全覆盖,每亩耕地干麦草的覆盖量为180~200kg;步骤10:灌溉播后至出苗期,在蓄水池中添加聚丙烯酰胺,添加量为每立方水3~5g聚丙烯酰胺,采用滴管进行滴灌,在营养生长期,在蓄水池中添加水溶酸性肥,添加量为每立方水10~15g,采用滴管进行滴灌,滴灌周期满足公式(1):T=(Q/E)×δ (1)Q为设计灌水定额mm;T为设计灌水周期d;E为设计耗水强度mm/d,为5‑7mm/d;δ为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85~0.89;步骤11:滴管管理定期对埋放好的滴管进行检查,检查滴管的滴水量,以及滴管是否被堵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5343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西瓜种植技术
- 下一篇:一种盐碱地种植油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