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三根槽钢的电机转子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50734.0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00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津济;罗小三;乐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12 | 分类号: | H02K1/12;H02K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三根槽钢的电机转子通风结构,主要包括径向通风沟、转子齿、轴向通风道、转子铁心以及槽钢。转子铁心沿轴向均匀分成数段,相邻转子铁心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形成径向通风沟,相邻的分段转子铁心的转子齿在轴向上一一对应,槽钢位于径向通风沟中并沿圆周分布,并安装在相邻分段转子铁心的转子齿之间,相邻分段转子铁心的每个转子齿之间放置有三根工字形截面槽钢,其中两根槽钢是直线型槽钢,另外一根是流线型槽钢;转子铁心靠近转轴处开槽,形成轴向通风道,为冷却介质流动提供通路,本发明所述结构在保证其支撑强度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扇风能力及流体导向作用,提升了电机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槽钢 电机 转子 通风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安装三根槽钢的电机转子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径向通风沟(1)、转子齿(2)、轴向通风道(3)、转子铁心(4)以及槽钢(5);转子铁心(4)沿轴向均匀分成数段,段数n与电机转子轴向长度D有关,即n=5.33×10‑3D~4.49×10‑3D;相邻转子铁心(4)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形成径向通风沟(1),径向通风沟(1)的轴向宽度L与电机转子内径R1、转子外径R2和轴向长度D有关,即L=1.19[D+3.50(R2‑R1)]×10‑3~1.67[D+2.99(R2‑R1)]×10‑3;相邻的分段转子铁心(4)的转子齿(2)在轴向上一一对应,槽钢(5)位于径向通风沟(1)中并沿圆周分布,并安装在相邻分段转子铁心(4)的转子齿(2)之间,相邻分段转子铁心(4)的每个转子齿(2)之间放置有三根槽钢(5),其中两根槽钢是直线型槽钢,另外一根是流线型槽钢;转子铁心(4)靠近转轴处开槽,形成轴向通风道(3),为冷却介质流动提供通路,其中,轴向通风道(3)截面设计为圆形,直径Φ与电机转子内径R1、转子外径R2有关,即Φ=0.15(R2‑R1)~0.17(R2‑R1),轴向通风道(3)离转轴最近处与转子铁心(4)内圆之间的径向距离W=1/2Φ,相邻两轴向通风道(3)中心点与转子铁心(4)原点连线的夹角α=18°;所述三根槽钢的截面均采取工字形,其槽钢高度L2与电机转子内径R1、转子外径R2和轴向长度D有关,为L2=D/840+(R2‑R1)/240~D/700+(R2‑R1)/200,L2优选10mm;槽钢截面宽W2与槽钢高度L2有关,为W2=1/2L2~1/3L2,W2优选4.17mm;槽钢腹板宽W1与槽钢截面宽W2有关,为W1=1/2W2~1/3W2,W1优选1.52mm;槽钢缘板高L1与槽钢高度L2有关,为L1=0.10L2~0.12L2,L1优选1mm;槽钢缘板靠近腹板侧的斜边和腹板边夹角β设计为130°~136°,所述的三根槽钢分为三种规格,一根为工字形截面流线型槽钢,其长度较长,用“长钢”指代;另外两根为工字形截面直线型槽钢,其中一根长度较短,用“短钢”指代,另一根长度介于“长钢”和“短钢”之间,用“中钢”指代;其中,长钢宽度W3与其截面宽度W2有关,为W3=1.84W2~1.88W2,W3优选7.77mm;工字形截面流线型槽钢的弧段半径R3与槽钢高度L2有关,为R3=4.3L2~4.6L2,R3优选45mm;一个弧段的直线长度L3=1.93R3,L3为86.85mm;所述长钢由5个弧段组成,其长度与电机转子内径R1和转子外径R2有关,为L4=(R2‑R1)/4~(R2‑R1)/3.66;L4优选275mm;短钢长度L5=(R2‑R1)/10~(R2‑R1)/9,L5优选110mm;中钢长度L6=(R2‑R1)/5.9~(R2‑R1)/5.1,L6优选195mm;所述各槽钢安装于两个转子齿轴向之间的通风沟内,每个齿上安装三根槽钢,分别为一根上述的长钢,一根上述中钢和一根上述短钢;槽钢距离铁心边缘距离W4与齿宽度L7有关,为W4=L7/10;在槽钢远轴端,短钢距离其最近齿边缘的距离L8=L7/9~L7/6,长钢在远轴端距其最近齿边缘距离L9与齿宽L7有关,为L9=2L7/9~L7/4,L9优选9.11mm;中钢和长钢之间最短间距L10=[L7+R3‑(R32‑1/4L32)1/2‑W2]/10,L10=6.92mm;中钢和短钢之间距离L11=L7/6~L7/4,L11优选7.11mm;整体上,长钢、中钢和短钢在圆周上呈规律性分布,相邻三个转子齿对应的槽钢为一组,任意一个组的三齿上的槽钢安装方式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短钢”、“中钢”、“长钢”、“短钢”、“中钢”、“长钢”、“长钢”、“中钢”、“短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5073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视频直播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在播放器中加载图文字幕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