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哌嗪类有机胺脱硫剂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5489.4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78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崔鹏;陈晓红;左永伟;窦焰;史成武;魏凤玉;徐洁书;吴炳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哌嗪类有机胺脱硫剂。所述脱硫剂由主吸收剂、次吸收剂、助吸收剂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制成。其中主吸收剂为双羟烷基哌嗪类有机胺,次吸收剂为醇胺、脂肪胺、脂环胺和芳香胺类有机胺,助吸收剂为聚醚多元醇,添加剂由酸、水和消泡剂组成。本发明中的复合胺凝固点低于单一有机胺,减少了使用过程中有机胺结晶堵塞系统现象的发生;次吸收剂与主吸收剂形成吸收‑解吸的互补;助吸收剂具有将化学吸收过程与物理吸收过程有机结合的作用,使吸收‑解吸综合性能得以提高。根据待处理烟气(尾气)化学成分及含量、气量不同,调整主吸收剂、次吸收剂和助吸收剂中的具体物质及其用量,从而达到较好的复合脱硫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哌嗪类 有机 脱硫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哌嗪类有机胺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由20~40wt%主吸收剂、2~15wt%次吸收剂、0~15wt%助吸收剂和50~78wt%添加剂制成;所述主吸收剂为N,N‑二羟甲基哌嗪、N,N‑二羟乙基哌嗪、N,N‑二羟丙基哌嗪、N‑羟甲基‑N‑羟乙基哌嗪、N‑羟乙基‑N‑羟丙基哌嗪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次吸收剂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二甲基苯胺、N‑羟乙基哌嗪、N‑羟丙基哌嗪、N,N‑二甲基哌嗪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助吸收剂为聚乙二醇甲醚、聚乙二醇二甲醚、聚乙二醇乙醚、聚乙二醇二乙醚、聚丙二醇甲醚、聚丙二醇二甲醚、聚丙二醇乙醚、聚丙二醇二乙醚中的一种以上;所述添加剂为酸、水和消泡剂;消泡剂的用量≤1wt‰;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二醇硅氧烷、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将主吸收剂、次吸收剂、助吸收剂和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即制得复合哌嗪类有机胺脱硫剂;所述复合哌嗪类有机胺脱硫剂解吸两小时后的平均解吸率大于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未经合肥工业大学;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4548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树脂生产中降低ECH有机尾气的排放系统
- 下一篇:活性炭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