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分簇结构的RSN的多跳恒虚警信息融合判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39729.X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39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梁菁;胡耀月;刘怀远;刘晓旭;余萧峰;张洋;毛诚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3/04;H04L12/715;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春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适用于分簇结构的RSN的多跳恒虚警信息融合判决方法,本发明涉及传感器网络虚警信息融合判决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忽略分簇结构的信息融合和信道增益而导致判决效率受到影响等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多传感器网络在考虑噪声和信道衰减下的复合多跳信息融合结构以及通过中继节点自适应恒虚警判决门限、簇头检测概率估计值的计算,确保网络中中继节点、簇头以及基站都具有恒定的虚警概率,从而提高了网络的目标检测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结构 rsn 多跳恒虚警 信息 融合 判决 方法 | ||
【主权项】:
1.适用于分簇结构的RSN的多跳恒虚警信息融合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待监测区域内建立雷达传感器网络,在划分簇后,对应簇选择出雷达传感器网络的簇头,获取簇内非簇头雷达传感器的目标检测概率与恒虚警概率;步骤2、由雷达传感器网络对待监测区域发起检测,通过非簇头雷达传感器根据各自的回波信号作本地判决,结合信道增益和噪声,表示出对应簇内各个非簇头雷达传感器的中继节点的信号,再获取中继节点的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步骤3、通过簇内非簇头雷达传感器的信号及其目标检测概率与恒虚警概率、中继节点的信号及其检测概率与虚警概率,设计出由信道增益加权的簇头多跳融合准则表达式;步骤4、通过中继节点的检测概率,计算出雷达传感器网络中最后一个中继节点检测概率的估计值,再将估计值代入簇头多跳融合准则表达式,获得各个簇头的恒虚警判决门限;步骤5、利用簇头的恒虚警判决门限,每个簇头对其所接受到的簇头多跳融合准则表达式输出结果进行判决,判决结果发送至基站;步骤6、获取由信道衰减系数和高斯白噪声加权的基站融合统计表达式,根据中心极限定理结合判决结果得到基站的恒虚警判决门限,再由基站根据其恒虚警判决门限判定基站融合统计表达式输出结果,从而确定待监测区域是否有目标存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73972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