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封闭型水体底泥内源磷形态转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92132.4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2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培颖;李大鹏;黄勇;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封闭型水体底泥内源磷形态转化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向待修复的封闭型水体底泥中加入霍甫水丝蚓;待霍甫水丝蚓钻入水体底泥后,采用对上覆水曝气1h,上覆水溶解氧浓度保持在2‑4mg/L,然后停止曝气5h,随后以曝气1h、停止曝气5h为一个循环曝气;曝气至水体底泥总生物活性达到0.5‑0.7μmol/(h·g)‑1以上时,对上覆水曝气2h,上覆水溶解氧浓度保持在3‑5mg/L,然后停止曝气10h,随后以曝气2h、停止曝气10h为一个循环;曝气20‑30天,即完成强化封闭型水体底泥内源磷形态转化的过程。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为有效地控制内源磷释放提供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封闭 水体 内源 形态 转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强化封闭型水体底泥内源磷形态转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向待修复的封闭型水体底泥中加入霍甫水丝蚓,其中投加量为10000ind/m2,霍甫水丝蚓长度为1‑2cm;第二步:待霍甫水丝蚓钻入水体底泥后,采用第一种曝气模式进行曝气,其中第一种曝气模式为对上覆水曝气1h,上覆水溶解氧浓度保持在2‑4mg/L,然后停止曝气5h,随后以曝气1h、停止曝气5h为一个循环曝气;第三步:采用第一种曝气模式至水体底泥总生物活性达到0.5‑0.7μmol/(h·g)以上时,采用第二种曝气模式,其中第二种曝气模式为对上覆水曝气2h,上覆水溶解氧浓度保持在3‑5mg/L,然后停止曝气10h,随后以曝气2h、停止曝气10h为一个循环;第四步:采用第二种曝气模式曝气20‑30天,即完成强化封闭型水体底泥内源磷形态转化的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9213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