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洞室裸岩灌浆止水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5443.3 | 申请日: | 2016-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46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郭钊;王合君;李福;邱东明;王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洞室裸岩灌浆止水施工方法,属于土建施工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包括地下洞室渗水区灌浆范围确定、地下洞室灌浆范围灌浆孔参数确定、预埋渗水引流管和回浆管、灌浆范围喷射混凝土施工、灌浆范围灌浆方法和灌浆结束标准六大步骤。本发明的地下洞室裸岩灌浆止水方法充分利用了喷射混凝土前造灌浆孔、预埋引流管,减少喷射混凝土料的滑落浪费,增加喷射混凝土料与岩面的结合,在喷射混凝土后按照“先灌浆外圈孔、后灌内圈孔,先灌无渗水孔、再灌渗水小的孔、最后灌渗水大的孔”灌浆理念,洞室渗水得到有效阻止,避免反复灌浆止水,节约时间、加快施工进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洞室裸岩 灌浆 止水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地下洞室裸岩灌浆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地下洞室渗水区灌浆范围确定:地下洞室围岩开挖后,查看渗水区域,把超出渗水区域周围6.0~9.0m的范围作为灌浆范围;步骤(2),地下洞室灌浆范围灌浆孔参数确定:在灌浆范围内布设灌浆孔,灌浆孔孔径为40~90mm,灌浆孔间距0.4~1.0m,灌浆孔深6.0m~12.0m,渗水区域内灌浆孔的密度大于超出渗水区域外灌浆孔的密度;步骤(3),预埋渗水引流管和回浆管:引流管长40~60cm,引流管上设有引流管闸阀,引流管的下部深入灌浆孔内20~30cm,上部露出灌浆孔,露出长度20~30cm,引流管闸阀位于引流管的上部;回浆管上设有回浆管闸阀,回浆管的下部位于灌浆孔内,距离灌浆孔底部20~40cm,上部露出灌浆孔,露出长度20~30cm,回浆管闸阀位于回浆管的上部;采用无机堵漏材料封堵引流管与灌浆孔之间的缝隙、回浆管与灌浆孔之间的缝隙以及围岩面渗水裂隙;在封堵过程中,要确保引流管闸阀和回浆管闸阀呈打开状态;步骤(4),灌浆范围喷射混凝土施工:灌浆范围的渗水用预埋的引流管引流后,对灌浆范围围岩面按照设计要求喷射混凝土,喷射前需对引流管管口、回浆管管口、引流管闸阀和回浆管闸阀进行保护,以避免喷射的混凝土将管口和闸阀覆盖,喷射混凝土时,引流管闸阀和回浆管闸阀呈打开状态;步骤(5),灌浆范围灌浆方法:在喷射完混凝土24h后,取掉引流管管口、回浆管管口、引流管闸阀和回浆管闸阀的保护,待步骤(4)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70%后,对预埋的引流管进行孔内循环灌浆施工,浆液从引流管进入,从回浆管排出,采用循环灌浆;灌浆压力为0.5~1.0Mpa;灌浆范围内的灌浆顺序按照先外圈灌浆孔,后内圈灌浆孔的顺序,同一圈灌浆孔按照渗水程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灌浆;步骤(6),灌浆结束标准:当灌浆孔的浆料注入率不大于1L/min时,继续灌注30~60min后结束灌浆;结束灌浆前,先关闭回浆管闸阀,再关闭引流管闸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5544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