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加氢热解制油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54747.8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0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忠;亢万忠;肖观秀;蒋新坡;黄彬峰;王应;李克海;郭强;王显炎;王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6 | 分类号: | C10G1/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煤加氢热解制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粉煤与合成气送入加氢裂解反应器进行煤加氢热解反应,所得产物从煤加氢反应器的底部出口排出,初步冷却后进入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半焦送至下游;分离后的油气送至飞灰过滤器,进一步分离出半焦,得到的含灰高温油气送至洗涤塔进行洗涤冷却,在洗涤塔的塔底出口得到含灰重油,含灰重油进入在重油过滤器中分离出重油和灰渣;洗涤塔的塔顶出口油气换热后进入三相分离器,分离出尾气、轻油和废水;废水送至废水处理装置;轻油送至下游;尾气依次送至CO变换装置进行变换、净化装置和PSA装置,生成氢气和弛放气;弛放气与氧气送至天然气转换炉内进行反应生成合成气。 | ||
搜索关键词: | 加氢 热解制油 工艺 | ||
【主权项】:
1.煤加氢热解制油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粒度为0.08~0.15mm的粉煤与1000℃~1100℃的合成气送入加氢裂解反应器(1)进行煤加氢热解反应,控制所述加氢裂解反应器(1)内反应温度为700℃~900℃,压力为4.5~6MPa,所述粉煤与合成气的质量流量比为2:1~2:1.5,所述合成气中氢气的体积含量为0.5~0.7,反应停留时间为5S~8S;所得产物从所述煤加氢反应器的底部出口排出,冷却至500℃~600℃后进入旋风分离器(2)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半焦送至下游;分离后的油气送至飞灰过滤器(3),进一步分离出半焦,得到的含灰高温油气送至洗涤塔(4)进行洗涤冷却,所述洗涤塔的操作温度为400~500℃,在洗涤塔(4)的塔底出口得到含灰重油,所述含灰重油进入在重油过滤器(14)中分离出重油和灰渣;所述洗涤塔(4)的塔顶出口油气换热至30~50℃后进入三相分离器(5),分离出尾气、轻油和废水;所述废水送至废水处理装置(12);所述轻油送至下游;所述尾气送至CO变换装置(6)进行变换,变换气送至净化装置(7)脱除H2S和CO2,得到的产品气送至PSA装置(8)进行变压吸附,生成氢气和弛放气;所述弛放气与氧气送至天然气转换炉(9)内进行反应,生成所述的合成气;所述氧气与所述弛放气的质量比为1:1~2;所述洗涤塔(4)的塔顶出口油气首先进入第一换热器(10)换热至200~250℃,然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1)换热至100~150℃,最后进入第三换热器(15)换热至30~50℃;所述第一换热器(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11)的换热介质为锅炉水,所述锅炉水首先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11)换热,出所述第二换热器(11)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10),与所述洗涤塔(4)的塔顶出口油气换热生成蒸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547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柴油加氢脱氧工艺
- 下一篇:煤焦油油品调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