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类聚合物、烯烃聚合用催化剂成分、包含所述成分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所述催化剂生产乙烯类聚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30121.3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9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石滨由之;浅川亮介;樱木努;福田哲朗;坂田和也;青木胜;河岸健二;吉本圭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210/14;C08F210/08;C08F10/02;C08F4/6592;C08L2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乙烯类聚合物、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烯烃聚合用催化剂成分、包含所述成分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以及使用所述催化剂生产乙烯类聚合物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优异的成型性并且可生产冲击强度和刚性之间的平衡以及透明性优异的成型制品的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以及通过成型所述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获得的成型制品和膜。该聚乙烯类树脂组合物包含41至99重量%的满足特定条件的乙烯类聚合物(A)和1至59重量%的满足特定条件的乙烯类聚合物(B),组合物作为整体具有0.05至50g/10min的MFR和0.910至0.960g/cm3的密度。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类聚 聚乙烯 树脂 组合 及其 用途 烯烃 聚合 催化剂 成分 包含 以及 使用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烯烃聚合用催化剂成分,其包含以下成分(A‑1b)和选自以下成分(A‑2b‑1)和成分(A‑2b‑2)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包含以下成分(4b)和成分(A‑2b):成分(A‑1b):由下式(1b)表示的茂金属化合物:
式(1b)中,M1b表示Ti、Zr和Hf的任一过渡金属;X1b和X2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氧原子或氮原子且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氨基或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烷氧基;Q1b和Q2b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硅原子或锗原子;R1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10个碳数的烃基,并且四个R1b中的至少两个可结合以与Q1b和Q2b一起形成环;mb为0或1,并且当mb为0时,Q1b直接键合到包含R2b和R3b的共轭5元环;且R2b、R3b和R4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1至6个硅且具有1至18个碳数的含硅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含卤素烃基、包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且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或用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且R2b、R3b和R4b中,相邻的R3b和R3b以及相邻的R2b和R3b的仅任一对可与键合所述对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和成分(A‑2b):由下式(2b)表示的茂金属化合物:
式(2b)中,M2b表示Ti、Zr和Hf的任一过渡金属;X11b和X12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氧原子或氮原子且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氨基或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烷氧基;Q11b表示碳原子、硅原子或锗原子;R11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10个碳数的烃基,并且两个R11b可彼此结合以与Q11b一起形成环;R12b、R14b和R15b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1至6个硅且具有1至18个碳数的含硅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含卤素烃基、包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且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和用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的原子或基团,条件是至少一个不是氢原子;R13b各自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1至6个硅且具有1至18个碳数的含硅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含卤素烃基、包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且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或用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和R12b、R13b、R14b和R15b中,相邻的R12b和R12b、相邻的R13b和R13b以及相邻的R12b和R13b的仅任一对和相邻的R14b和R14b、相邻的R15b和R15b以及相邻的R14b和R15b的仅任一对可与键合所述对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和成分(A‑2b‑1):式(2b)中的取代基R12b为下式(10b)表示的含氧杂环基团和含硫杂环基团的茂金属化合物:
式(10b)中,R21b和R22b可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6个碳数的烷基、具有1至6个碳数的烷氧基、具有2至8个碳数的链烯基、具有1至6个碳数的含卤素烷基、具有6至18个碳数的芳基、具有6至18个碳数的含卤素芳基、具有1至3个碳数且包含具有1至3个碳数的烷基的三烷基甲硅烷基的烷基或者包含具有1至6个碳数的烃基的甲硅烷基, R21b和R22b两者可一起构成6元或7元环,并且6元或7元环可包含不饱和键,和成分(A‑2b‑2):由下式(7b)表示的茂金属化合物:
式(7b)中,M2b表示Ti、Zr和Hf的任一过渡金属;X11b和X12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氧原子或氮原子且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氨基或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烷氧基;Q11b表示碳原子、硅原子或锗原子;R11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10个碳数的烃基,并且两个R11b可彼此结合以与Q11b一起形成环;R12b、R14b和R15b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1至6个硅且具有1至18个碳数的含硅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含卤素烃基、包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且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和用具有1至40 个碳数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的原子或基团,条件是位于两个环戊二烯基环的2‑位和5‑位的R12b、R14b和R15b不是氢原子,并且R12b、R14b和R15b不与键合这些成员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R16b表示用于与键合R16b的5元环形成稠环的具有4或5个碳数的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烃基;R18b为键合到R16b的碳原子的原子或基团并且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1至6个硅且具有1至18个碳数的含硅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含卤素烃基、包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且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或用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pb表示0至10的整数,并且当pb为2以上时,至少两个R18b可与键合这些成员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和成分(4b):由下式(4b)表示的茂金属化合物:
式(4b)中,M1b表示Ti、Zr和Hf的任一过渡金属;X1b和X2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氧原子或氮原子且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氨基或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烷氧基;Q1b和Q2b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硅原子或锗原子;R1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具有1至10个碳数的烃基,并且四个R1b中的至少两个可结合以与Q1b和Q2b一起形成环;mb为0或1,并且当mb为0时,Q1b直接键合到包含R2b、R5b和R6b的共轭5元环;且R2b和R4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1至6个硅且具有1至18个碳数的含硅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含卤素烃基、包含氧原子或硫原子且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或用具有1至4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并且R4b不与键合R4b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R5b表示用于与键合R5b的5元环形成稠环的具有4或5个碳数的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烃基;R6b为键合到R5b的碳原子的原子或基团且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包含1至6个硅且具有1至18个碳数的含硅烃基、具有1至20个碳数的含卤素烃基、包含氧原子且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或具有1至20个碳数的烃基取代的甲硅烷基;且nb表示0至10的整数并且当nb为2以上时,至少两个R6b可与键合R6b的碳原子一起形成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3012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