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地裂缝物理模型的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19488.5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8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亚;朱锦旗;于军;龚绪龙;卢毅;吕菲菲;陈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苏一帜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型地裂缝物理模型的实验系统,涉及基于地质学的实验测量技术领域,实现了通过实验模拟,在开采地下水条件下,研究在基岩潜山部位地层差异压缩导致地裂缝发育扩展的物理模型。本发明包括:模型箱由有机玻璃溶接制成;支撑框架系统包括框架、硬支撑和千斤顶,框架固定安装在模型箱的外表面,硬支撑为金属框架结构,覆盖安装在模型箱的外表面,千斤顶用于调节模型箱底的水平程度;在每一端的每个进水口上安装水量量测仪表和水阀;在每个排水口上安装水量量测仪表和水阀;基底形态控制系统包括:监测仪器由在各层中设置的分布式光纤、液位计、位移计、测压管和温度计组成。本发明适用于地裂缝物理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裂缝 物理 模型 实验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大型地裂缝物理模型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支撑框架系统、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基底形态控制系统;所述模型箱由有机玻璃溶接制成;所述支撑框架系统包括框架、硬支撑和千斤顶,所述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模型箱的外表面,所述硬支撑为金属框架结构,覆盖安装在所述模型箱的外表面,所述千斤顶用于调节所述模型箱底的水平程度,所述千斤顶的底座安置在地面上,且所述千斤顶的举重杆接触所述金属框架结构的底盘;所述进水系统包括了设置在所述模型箱两端的进水口,其中,在每一端的每个进水口上安装水量量测仪表和水阀;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了设置在所述模型箱底部的排水口,并在每个排水口上安装水量量测仪表和水阀;所述基底形态控制系统包括:铺设在所述模型箱中的土层,和设置在所述土层中的监测仪器;其中,自所述模型箱底至上,所述土层包括:粘土层、砂层、粉土层和粘土薄层,且在所述土层之间设置用于标识的云母片;所述监测仪器由在各层中设置的分布式光纤、液位计、位移计、测压管和温度计组成;所述监测仪器的分布式光纤分竖向、横向铺设,其中包括四层水平分布式光纤和12条竖向分布式光纤;在所述粘土层与所述砂层的交界面,布设第一层水平分布式光纤,并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层水平分布式光纤连接的液位计、位移计和测压管;在所述砂层中部,布设第二层水平分布式光纤,并安装有与所述第二层水平分布式光纤连接的液位计、位移计、温度计和至少5个PR2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在所述砂层与所述粉土层的交界面且用于标识的云母片下方,布设第三层水平分布式光纤,并安装有与所述第三层水平分布式光纤连接的温度计、位移计和至少5个PR2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在所述粉土层中部,布设第四层水平分布式光纤,并安装有与所述第四层水平分布式光纤连接的位移计和至少5个PR2土壤剖面水分传感器;所述模型箱的四周边界为箱体和底部边界为粘土层,且作为隔水边界;所述模型箱的进水口和排水口,概化为注水井群和抽水井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未经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61948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