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在微电网储能中的梯次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99135.3 | 申请日: | 2016-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陶以彬;柯勇;张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格利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42;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8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在微电网储能中的梯次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工业电池检测充放电柜对电池包充电至原额定电压的1.1倍、充电电流至原额定容量的5%;对电池包放电至原额定电压的0.9倍,剔除电压数值与中间电压值偏差大于3%的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再将剩余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作为合格电池包,充电至原额定电压的1.1倍、充电电流为总额定容量的5%;放电至原额定电压的0.8倍,测定合格电池包的实际容量,根据实际容量与额定容量比值确定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的梯次利用用途。本发明通过模组化的性能评估方法进行动力电池性能评估,能够保证动力电池性能评估的准确性;结合电池内部结构特性分析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分选评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电网 中的 梯次 利用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动力电池在微电网储能中的梯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从电动汽车上更换下来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连接到工业电池检测充放电柜上;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充电至原额定电压的1.1倍,然后保持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原额定电压的1.1倍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减小至原额定容量的5%,然后静置锂离子动力电池包使其温度小于30℃;充电电流的数值为原额定容量数值的三分之一;步骤二、对步骤一处理后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放电至原额定电压的0.9倍,放电电流的数值为原额定容量数值的三分之一;依据测试时电池管理系统记录的数据,在放电过程中选取多个不同剩余电量点,读取各个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的电压;综合在不同剩余电量时各个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的电压数值,大部分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的电压值范围为中间电压值,剔除电压数值与中间电压值偏差大于3%的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剩余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作为合格电池包,充电至原额定电压的1.1倍,然后原额定电压的1.1倍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减小至剩余动力电池包串联单体总额定容量的5%,然后静置合格电池包使其温度小于30℃;充电电流的数值为合格电池包总额定容量数值的三分之一;步骤四、对步骤三处理后的合格电池包放电至原额定电压的0.8倍,放电电流的数值为合格电池包总额定容量数值的三分之一;测定合格电池包的实际容量:实际容量为合格电池包总额定容量80~100%的用于大型公交车和高速电动汽车,实际容量为合格电池包总额定容量60~80%的用于市政特种功能车,实际容量为合格电池包总额定容量40~60%的用于低速微型电动车和游览观光车,实际容量为合格电池包总额定容量10~40%的用作微电网系统储能电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格利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格利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9913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