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岛湿地生态保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81523.9 | 申请日: | 2016-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2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莫竹承;庞万伟;李丽凤;潘良浩;范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湿地生态保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径流沟的下游沟口处修建保水坝,保水坝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凹陷的泄水口;步骤二、修整径流沟,并在其两侧的湿地上挖掘多个蓄水池,蓄水池与径流沟之间以及蓄水池与蓄水池之间均通过连接沟连通;步骤三、在径流沟、蓄水池和连接沟的明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使其覆盖度达60‑80%,在海岛湿地的边坡和积水坡面上种植陆生耐盐植物,使其郁闭度在0.8以上;步骤四、向蓄水池中投放水生生物。本发明可增加海岛湿地蓄水量2‑8倍,截流9‑37%的径流量,减少蓄水量47%的蒸发消耗,大大减少了淡水资源的浪费。 | ||
搜索关键词: | 海岛 湿地 生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海岛湿地生态保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海岛湿地中天然形成的径流沟的下游沟口处修建保水坝,所述保水坝的长度大于沟口的宽度,所述保水坝的高度为0.5‑2m,厚度为50‑80cm,所述保水坝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凹陷的泄水口,所述泄水口呈长方体形,其长度为30‑60cm,高度为15‑30cm,间隔距离为15‑30cm;步骤二、修整所述径流沟,在沿所述径流沟的下游向上的径流沟两侧的湿地上选择地势平坦处挖掘多个蓄水池,蓄水池与径流沟之间以及蓄水池与蓄水池之间均通过连接沟连通;步骤三、在所述径流沟、蓄水池和连接沟的明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并使其覆盖度达60‑80%,在海岛湿地的边坡和积水坡面上种植陆生耐盐植物,并使其郁闭度在0.8以上;步骤四、向所述蓄水池中投放水生生物,所述水生生物的种苗投放量为30‑50kg/亩;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蓄水池的底部和侧壁均由第二素土夯实层和位于其上方的种植土层组成,其中,所述第二素土夯实层的密实度大于95%,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为15‑20cm,密实度为50‑55%;所述种植土层中的种植土主要由如下步骤制得:步骤A、取15‑20重量份的贝壳粉、20‑25重量份的水苔粉、35‑40重量份的沼渣、35‑40重量份的火山灰和70‑80重量份的黑土,混合均匀后,于25‑30℃下密闭发酵10‑15天,得堆肥;步骤B、取1‑2重量份的环糊精、0.5‑1重量份的甲壳素、2‑3重量份的海藻糖和10‑15重量份的牛奶树汁液,于55‑60℃下搅拌25‑30min,得第一混合物;步骤C、取0.5‑1重量份的无光触媒、1‑2重量份的硼砂和1‑2重量份的硫酸锌,混合均匀后,加入10‑15重量份的珍珠岩,再次混匀,得第二混合物;步骤D、将所述第二混合物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充分混匀后,再加入所述堆肥,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种植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未经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8152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台式浮式防波堤
- 下一篇:推扫一体式除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