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处理及利用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54657.1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7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孔范龙;李纪华;郗敏;李悦;杨玲;訾园园;秦培瑞;李奇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处理及利用的系统及方法,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集水井、垂直型生态过滤池和蓄水池。集水井,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沉淀预处理,去除部分悬浮颗粒物;在集水井和所述的垂直型生态过滤池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用于去除雨水中不易于沉淀的悬浮物质的格栅;垂直型生态过滤池,包括池体;在所述的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承托层、陶粒层、沸石层和砾石层,所述沸石层和砾石层的两侧设有砾石区,所述沸石层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池体的上方设有布水器,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蓄水池,包括蓄水池体,所述的蓄水池体上设有一个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的入水口,在所述的蓄水池体内设有曝气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雨水 生态 处理 利用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城市雨水生态处理及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集水井、垂直型生态过滤池和蓄水池;所述的集水井,用于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沉淀预处理,去除部分悬浮颗粒物;在所述的集水井和所述的垂直型生态过滤池的连通管路上设有用于去除雨水中不易于沉淀的悬浮物质的格栅;所述的垂直型生态过滤池,包括池体;在所述的池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承托层、陶粒层、沸石层和砾石层,所述沸石层和砾石层的两侧设有砾石区,所述沸石层种植有水生植物,所述池体的上方设有布水器,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的蓄水池,包括蓄水池体,所述的蓄水池体上设有一个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的入水口,在所述的蓄水池体内设有曝气装置;所述的蓄水池体的岸边设有植物种植区,蓄水池体的底部放置有鹅卵石,其顶部有生态浮床;所述的生态浮床由种植模块拼接而成,种植模块采用椰子草编织而成,种植模块上有预留孔,方便栽种植物的横向发展繁殖;所述承托层由鹅卵石构成,所述承托层厚度为10~15cm,占整个滤池体积的3~5%,所述鹅卵石的平均粒径为5~8cm;所述陶粒层的厚度为45~60cm,占整个滤池体积的45~55%,所述陶粒层的陶粒平均粒径为4~6mm;所述沸石层的厚度为35~50cm,占整个滤池体积的25~35%,所述沸石层的沸石的平均粒径为3~5mm;所述砾石层的厚度为5~8cm,占整个滤池体积的3~5%,所述砾石层由粗砾石构成,所述粗砾石的平均直径为15~25mm;所述砾石区的体积占整个滤池体积的1~2%,所述砾石区由细砾石构成,所述细砾石的平均粒径为2~5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5465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脱氮除磷复合装置及其脱氮除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