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尾气废热驱动喷射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0752.6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6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卢苇;王博韬;谢超许;王南;徐昆;许浩;刘进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7/02 | 分类号: | F25B27/02;F25B33/00;F25B41/04;F25B41/06;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尾气废热驱动喷射制冷系统,用以代替传统的汽车空调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该系统由尾气换热器、发生器、主喷射器、辅助喷射器、蒸发器、冷凝器、闪蒸罐、膨胀阀、电动三通调节阀、电磁阀组成。本发明的优点:1.替代传统汽车空调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避免发动机因驱动压缩机而导致性能下降和能耗上升;2.合理利用汽车尾气废热,降低尾气的排气温度,以提高催化转换器中催化剂的活性,减少环境热污染和有害气体排放;3.无运动部件,不需要润滑油,系统简单,工作可靠;4.以水为制冷剂,对人体及环境完全无危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空调 尾气 驱动 喷射 制冷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尾气废热驱动喷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尾气换热器(13)、换热铜管(14)、发生器(1)、主喷射器(2)、中间换热器(3)、第一辅助喷射器(4)、冷凝器(5)、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6‑1)、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6‑2)、膨胀阀(7)、闪蒸罐(8)、蒸发器(9)、第二辅助喷射器(10)、排气支管(11)、第一电磁阀(15‑1)、第二电磁阀(15‑2)、第三电磁阀(15‑3)、第四电磁阀(15‑4)、第五电磁阀(15‑5)和气动执行器(18)组成;1.1 各部件的结构和作用:1)所述尾气换热器(13)为管壳式换热器,管为排气支管(11),管程为汽车发动机尾气,壳程为高温导热油WD‑350;其作用是:A.来自汽车发动机排气的废热加热高温导热油WD‑350,吸热后的高温导热油WD‑350通过换热铜管(14)加热发生器(1)内的水;B.使汽车排放的尾气不直接与喷射制冷系统接触,避免当尾气泄露时污染整个制冷系统;2)所述发生器(1)为管壳式换热器,管为换热铜管(14),管程为高温导热油WD‑350,壳程为水;其作用是:利用来自尾气换热器(13)的高温导热油加热水,水产生高温高压的工作蒸汽;3)所述主喷射器(2)由喷嘴(2‑2)、接受室(2‑3)、混合室(2‑4)、扩压器(2‑5)以及气动执行器(18)组成;所述主喷射器(2)可以通过气动执行器(18)来实现喷嘴(2‑2)位置的微调,从而优化工作性能,确保其在较高喷射系数工况范围内运行;其作用是:主喷射器(2)接受室(2‑3)入口连接闪蒸罐(8)的气相空间,用于给闪蒸罐抽真空,创造水在低压下闪发的条件;4)所述中间换热器(3)为管壳式换热器,壳程走混合蒸汽,管程为冷凝器(5)的高压的液态水经过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6‑1)调节的冷凝水;中间换热器(3)作为主喷射器和第一辅助喷射器两级串联的中间冷却器,其作用是:冷却主喷射器(2)出来的混合蒸汽,使其温度降低、比容减小,有助于增加进入第一辅助喷射器(4)的混合蒸汽的流量,确保制冷系统达到规定的制冷量;5)所述第一辅助喷射器(4),作为主喷射器(2)和第一辅助喷射器(4)两级串联的第二级喷射器,其作用是:抽吸中间换热器(3)中被冷却的高压蒸汽,从而继续提高主喷射器(2)的混合蒸汽的排气压力,确保冷凝器(5)达到规定的冷凝压力;6)所述第二辅助喷射器(10),为一个汽—水喷射器,其作用是:利用一部分发生器(1)的工作蒸汽来引射流过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6‑1)直通出口出来的液态水,将液态水回流到发生器(1)中,从而保证工作介质水在整个系统中循环使用;7)所述冷凝器(5)为翅片管式结构,管程为高压蒸汽冷凝管,其风机运转所需的电力由汽车的蓄电池提供,其作用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冷凝为高压的液态水;8)所述闪蒸罐(8)为一个压力容器,其作用是:A.在液相间,通过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6‑2)节流后的低温低压水进入闪蒸罐(8),在低压条件下,一部分闪发为蒸汽,由于相变要从未汽化的水中吸收汽化潜热,使这部分未汽化的水过冷后进入蒸发器(9),进而可以增大系统的制冷量;B.在气相空间,闪蒸罐内的水持续闪发出蒸汽,从蒸发器(9)出来的水蒸汽也进入闪蒸罐(8),使进入主喷射器(2)的引射流体流量增大,进而可以增大主喷射器(2)的喷射系数;9)所述蒸发器(9)为翅片管式结构,管程为水管;其作用是利用低温液态水对风机送入的新风进行降温,从而达到空调系统对新风进行冷却处理过程的要求;10)所述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6‑1)、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6‑2),与汽车控制电路连接,其作用是:通过轿厢内温、湿度的变化来自动调节水的流量;11)所述膨胀阀(7),其作用是将制冷系统中的水由高温高压液态节流成低温低压液态;12)所述第一电磁阀(15‑1)、第二电磁阀(15‑2)、第三电磁阀(15‑3)的作用是调节对应支路的蒸汽流量;第四电磁阀(15‑4)、第五电磁阀(15‑5)的作用是作为开关使用,实现制冷与制热模式的切换;若关掉第四电磁阀(15‑4),并同时打开第一电磁阀(15‑1)、第二电磁阀(15‑2)、第三电磁阀(15‑3),第五电磁阀(15‑5),系统为制冷工况;若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5‑2)、第二电磁阀(15‑2)、第三电磁阀(15‑3)、第五电磁阀(15‑5),打开第四电磁阀(15‑4),系统为制热工况,通过汽车原有的水暖式暖风系统来制热;1.2 各部件的连接关系:所述尾气换热器(13),其左端管程入口通过排气支管(11)与发动机排气管(16)相连,其右端壳程出口通过换热铜管(14)与所述发生器(1)的换热铜管(14)入口连接;从所述发生器(1)壳程出口出来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一根蒸汽管分配至各蒸汽支管,所述主喷射器喷嘴(2‑2)通过耐高压金属软管(17‑2)与第三电磁阀(15‑3)所在的蒸汽支管连接;所述主喷射器接受室(2‑3)入口与所述闪蒸罐(8)气相空间第一接口相连;所述主喷射器扩压器(2‑5)与中间换热器(3)的壳程入口(3‑1)相连;中间换热器管程入口(3‑3)与所述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6‑2)的直通出口连接,中间换热器(3)的壳程出口(3‑2)与所述第一辅助喷射器(4)的接受室相连;所述第一辅助喷射器(4)的喷嘴的进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15‑2)所在的蒸汽支管相连,喷嘴的出口先与中间换热器管程出口(3‑4)连接后,再与所述冷凝器(5)的入口相连;所述冷凝器(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6‑1)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电动三通调节阀(6‑1)的侧通出口与所述膨胀阀(7)的入口相连,其直通出口与所述第二辅助喷射器(10)的接受室相连;所述第二辅助喷射器(10)的喷嘴的进口与第一电磁阀(15‑1)所在的蒸汽支管相连,其出口与所述发生器(1)壳侧入口相连;所述闪蒸罐(8)的液相空间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电动三通调节阀(6‑2)的侧通出口相连,其液相空间的第一接口与所述蒸发器(9)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9)的出口与所述闪蒸罐(8)的气相空间第二接口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4075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