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胺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0872.8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4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挟;阴凤琴;许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胺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独特地将聚丙烯酸类直接引入多孔氨基树脂中制备得到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经进一步胺化处理,得到对CO2能实现物理与化学协同吸附的固态胺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从而显著提高吸附量。在制备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的过程中无需加致孔剂、催化剂及引发剂等,直接在较低温度下溶剂热聚合而成,产品稳定性强,操作简单易行,可大量生产,且无不愉快气味及有毒气体产生,后处理简单,符合绿色生产理念;重要的是引入丙烯酸类后,其溶胀性较多孔氨基树脂大大增加,且直接用水即可快速溶胀,这也增加了胺化试剂的接枝量,实现了材料对CO2的物理与化学的协同高效吸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胺互穿 网络 多孔 氨基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固态胺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S1. 将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加入到二甲基亚砜与低沸点溶剂的共溶剂体系中,形成三 聚氰胺甲醛溶液,搅拌溶解获得三聚氰胺与多聚甲醛的预聚体;S2. 将丙烯酸类单体溶于水,搅拌回流,获得丙烯酸类单体的预聚体;S3. 将丙烯酸类单体的预聚体倒入三聚氰胺与多聚甲醛的预聚体,调节pH值为5.0~ 7.0,后在90~149℃下水热反应2~45h,反应后洗涤、烘干得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S4. 将互穿网络多孔氨基树脂置于多胺试剂中进行胺化反应,即得固态胺互穿网络多 孔氨基树脂,其中,步骤 S1所述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1:1~5,所述三聚氰胺和多聚甲醛的摩尔总数与共 溶剂体系的体积的比例为1~5:1;步骤S2所述丙烯酸类单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的比例为1: 1~20,步骤S1所述三聚氰胺与步骤S2所述丙烯酸类单体的摩尔比为1:0.1~4;步骤 S2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为含有胺化活性位点且可自聚的单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308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镍溶液脱锡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工厂废气净化过滤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