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7924.6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98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成;王朋;魏锋;杨卫明;黄丽;陈培见;李冲;李二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6N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属于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通过实际工程观测的数据,输入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巷道支护所用的锚杆杆体进行检测,根据输入指标参数,通过神经网络的反馈分析,神经网络会根据预测请求预测出锚杆杆体损伤位置,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支护控制,利用得到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判断锚杆的锚固质量,预防由于岩体失稳所带来的安全事故。优点:本方法可实现锚杆的无损检测,在训练样本足够多的话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在杆体尺寸已知的情况下只需在锚杆的支护裸露端测得锚杆的频率即可。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杆体 神经网络 损伤位置 锚杆 训练样本 支护 安全事故 反馈分析 检测结果 实际工程 输入指标 数据判断 无损检测 巷道支护 支护参数 裸露端 预测 杆体 锚固 失稳 巷道 岩体 观测 检测 预防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其特征是:该识别方法通过实际工程观测的数据,输入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巷道支护所用的锚杆杆体进行检测,根据输入指标参数,通过神经网络的反馈分析,神经网络会根据预测请求预测出锚杆杆体损伤位置,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支护控制,利用得到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判断锚杆的锚固质量,预防由于岩体失稳所带来的安全事故;步骤如下:a、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预测锚杆杆体损伤位置的输入指标参数;所述的输入指标参数为:锚杆杆体参数、锚杆的锚固长度L2、振动频率w、锚固力F和锚杆杆体的材料参数;所述的锚杆杆体参数为杆长L1和直径D;所述的锚杆杆体的材料参数为泊松比μ,弹性模量E;b、将前期的检测数据作为各指标数据的训练样本,同时对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所有的样本数据都归一为[‑1,1]之间,归一化后的样本为:
x代表输入或输出的数据,xmin代表数据变化范围的最小值,xmax代表数据变化范围的最大值,xk归一化后得到的数值;c、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采用trainlm训练函数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并对训练样本进行滚动累积,使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达到很好的学习记忆功能;d、建立神经网络模型;首先,根据步骤a的7个指标,建立具有7个节点的网络模型输入层;然后,参考公式来确定隐含层节点数的范围:
式中,m隐层节点数,n为输入层节点数,l为输出层节点数,a为1~10之间的数;重复步骤c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训练过程中逐渐增加隐含层节点数,当训练过程中达到目标误差所需的步数相对较少时,即为隐含层的最佳节点数;最后,神经网络的输出层为1个节点,预测锚杆杆体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通过对输入变量正向计算与误差的逆向传播逐层调节各层权值和阀值矩阵,最终达到所要求的训练精度,得到预测巷道围岩变形的BP神经网络模型;e、预测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根据不同的条件,采用标准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锚杆杆体损伤位置,将锚杆杆体设计为非线性的动态反馈系统,对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反归一化处理,得到锚杆杆体损伤位置预测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792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着色剂检测板结构
- 下一篇:基于无线感知的湿度检测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