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27625.2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5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杰;吴迪;李曦同;马文会;罗永明;韩彩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40 | 分类号: | C01B39/40;B01J20/10;B01J20/30;C02F1/28;C02F1/70;C02F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摩尔比的硅源、碱源、矿化剂、结构导向剂、杂原子金属盐和介观模板剂进行混合研磨至均匀,然后去氧密封,在140‑180℃进行晶化反应,产物经洗涤、过滤、酸处理后烘干,即得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本发明使用矿化剂,将低价态过渡金属杂原子引入到材料中,利用低价态过渡金属的还原性和结构导向剂中胺基的作用将六价铬还原成低价,降低其毒性;另一方面利用材料的孔结构将部分未被还原的六价铬和还原后的铬吸附沉淀在孔道内,从而达到去除铬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价铬 吸附 还原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摩尔比为碱源:结构导向剂:矿化剂:硅:过渡金属杂原子:介观模板剂=0.4‑0.5︰0.08‑0.1︰0.7‑0.9︰1︰0.12‑0.14︰0.5‑1.2的比例,分别称取固体碱源、结构导向剂、矿化剂、硅源、过渡金属杂原子源、介观模板剂,混合后研磨15‑25min,得到糊状物;所述矿化剂为氯化铵或氟化铵;所述过渡金属杂原子源为FeCl2;所述介观模板剂为纳米碳酸钙;(2)将步骤(1)得到的糊状物去氧密封,140‑180℃反应48‑60h后,冷却至室温;(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中性后过滤,滤饼在45‑60℃干燥10‑15h;(4)将步骤(3)得到的产物经0.8‑1.5M酸溶液处理20‑30h,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洗涤至中性后过滤,滤饼在45‑60℃干燥10‑15h,即得到六价铬吸附还原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2762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抓头机构
- 下一篇:一种超耐硒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作用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