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11205.5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7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仁;曹文波;明永刚;舒志强;魏凌敏;唐武才;李文龙;何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进料筒和送料筒设置在所述处理腔室内且送料筒位于进料筒下方,进料筒内的第一螺旋机构中部设有抽汽通道,排汽装置通过抽汽通道与进料筒连通,送料筒内的第二螺旋机构中部设有尾气通道,多个排渣筒依次设置在送料筒下方;本发明提出的污泥焚烧处理系统,一方面,污泥焚烧产生的高温尾气对进料筒进行预热,使得污泥在进料过程中实现预热,另一方面,排汽装置通过第一螺旋机构中部的抽汽通道对污泥在进料中蒸发的水汽进行抽汽,从而使得污泥在燃烧前脱水更加彻底,再一方面,通过排渣筒内的第三螺旋机构,能够控制焚烧炉渣排出,调节焚烧腔内的燃烧层高度,保证污泥高效连续焚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污泥 焚烧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污泥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炉体(1)、进料装置、传送装置、排渣装置、排汽装置(2);处理炉体(1)内设有处理腔室,排渣装置设置在所述处理腔室内将所述处理腔室分隔为位于上方的焚烧腔和位于下方的排渣腔,所述焚烧腔侧壁设有进气口、尾气出口、第一进料口、排汽口,排汽装置(2)与所述排汽口连通,所述排渣腔底部设有排渣口;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31)、第一螺旋机构(32)、第一驱动机构,进料筒(31)水平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进料筒(31)内设有进料腔室,所述进料腔室上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分别位于进料筒(31)的两端,第二进料口与第一进料口连通,第一螺旋机构(32)设置在进料腔室内,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螺旋机构(32)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机构(32)旋转,第一螺旋机构(32)中部设有沿第一螺旋机构(32)轴向贯穿的排汽通道,所述排汽通道一端与排汽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进料腔室连通;送料装置包括送料筒(41)、第二螺旋机构(42)、第二驱动机构,送料筒(41)水平设置在所述焚烧腔内,送料筒(41)位于进料筒(31)下方且与进料筒(31)之间间隔预定距离,送料筒(41)内设有送料腔室,所述送料腔室靠近第一出料口一端顶部设有第三进料口且送料筒(41)远离第一出料口一端设有第二出料口和尾气入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出料口在所述第三进料口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三进料口内,第二螺旋机构(42)同轴设置在送料筒(41)内,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螺旋机构(42)连接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机构(42)旋转,第二螺旋机构(42)中部设有沿第二螺旋机构(42)轴向贯穿的尾气通道,所述尾气通道一端与尾气出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尾气入口连通;排渣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排渣筒(51)、第三螺旋机构(52),排渣筒(51)水平设置,排渣筒(51)内部具有沿排渣筒(51)轴向延伸的储渣空腔,所述储渣空腔顶部具有进料开口且端部设有第三出料口,第三螺旋机构(52)位于排渣筒(51)内且平行于排渣筒(51)轴向设置,第三螺旋机构(52)在所述第三出料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三出料口内;进料筒(31)与送料筒(41)平行布置;排渣筒(51)垂直于进料筒(31)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51120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焚烧炉污油柜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煤脱硫低氮涡轮燃烧器